第918页

“全力企业”又要扩大再生产,需要技术工,也需要劳动力,黄道舟表态接收一百下岗工人。

他提出不能一刀切,要进行搭配,接收两个小伙子或者青壮年职工必须搭配一个四零五零人员。

黄道舟胸有成竹,“全力企业”现有职工干部一千多,风气正,进来的新人不足百分之一,用不着三个月就能同化。

万一少量四零五零人员没有体力干不了重活儿,负责厂容厂貌,搞搞卫生总行吧!

黄道舟还不怕人家装象,目的就是为了逃避劳动。

因为“全力企业”的工资、奖金跟工作难度、生产效率挂钩。

打扫卫生这种低端且是个人就能干的活儿,仅仅拿档案工资而已,奖金有,最低标准,还必须通过考评,不是人人有份。

“全力企业”工作表现一般,技术一般般的普通工人,平均月收入已经达到二百块。

然打扫卫生的连六十块都勉强。

想在“全力企业”混日子不要紧,混来混去混自己。

因为同样是工作八个小时,哪怕是没有技术的搬运工,只要肯出力,月工资都能拿到手超过一百五十块。

在有奔头,能够挣更多钱的前提下,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勤劳的,“全力企业”的多劳多得提现得淋漓尽致,并且上不封顶。

适应了“全力企业”的管理制度后,基本上不会有人明明能干体力活儿,却故意扛着扫把打扫卫生。

现在的三水县,“下岗工人”这个新名词已经流传开,出处当然是黄瀚跟宋解放、秦昆仑等等县领导的谈话。

宋解放是大学毕业,原本是用“失业人员”这个词,听了黄瀚的新词后觉得妙不可言,跟大领导们汇报工作是用上了“下岗职工”这个新词。

大领导们觉得这个词很好,社会主义哪能存在失业现象?都是暂时性的,下岗的目的是为了重新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