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集体编制单位,一个坐落在几里外的郊区,一个就在家门口?两家的工资即便差不多,也足以吸引人。
“新风服装厂”办起来,只要发现技术好的女工要调来这个离家近的地方上班,张芳芬哪有可能不收?
三水县的服装厂也是镇办集体,女工不是国营编制,在集体单位之间调动,福利、待遇以及退休保障其实都是一回事。
可以想象得出,“新风服装厂”,其实说成厂子有些夜郎自大,在黄瀚眼里仅仅是个服装加工作坊罢了。
但是厂子不怕小,船小好调头啊!
有黄瀚把关,肯定能够生产出符合流行趋势的时装,何愁不赚钱?
有丰厚的盈利,“新风服装箱包厂”当然做得到收入不低于三水县的平均工资水平,以后不知道有多少家离得近的女工争着调进呢!
黄瀚和张芳芬都不是黑了心的,赚到钱自然舍得发放奖金、福利,职工的收入肯定远高于集体厂子,那时会怎么样?
恐怕得用趋之若鹜来形容!
黄哲远做主翻建祖宅当然要做到一碗水端平,虽然四兄弟将要得到的房子都是一样的,但是也存在点差别。
只要不傻,都知道靠东边、西边的房子除了南北通透的窗户还可以开朝西、朝东的门窗,肯定更加敞亮。
靠西边最好,那是巷道,靠东边就差了,那边是臭水沟、烂水塘、荒地,苍蝇、蚊虫太多。
因此黄哲远采取了最公平、最简单的法子“抓阄”。
鸿运当头的黄道舟抓到了最东边的,也是黄瀚最满意的,因为东边没有邻居是空地、臭阴沟。
以后只要让居委会派人来修一修把明沟改成暗沟,臭烘烘、脏兮兮的现状就不存在了。
然居委会穷得很,哪有可能做该城建局管的事儿,况且黄瀚都不知道此时三水县有没有城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