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页

那是因为“东方红布厂”原财务科长退休了,张妈妈这位有文凭的副科长兼总账会计当仁不让。

张妈妈认识张芳芬,见面后很热情,听张芳芬说明来意后立刻写了报告拿给厂长批。

因此黄瀚家批发到了十二卷“劳动布”,家里没有布票买不着布的难题不存在了。

以后的情况一年肯定会比一年好,没多久布票就会退出历史舞台。

黄瀚家买到的“劳动布”不是议价,而是计划内价格,接近二百块钱一卷,张芳芬算了算,这些布料足够做八百只“双肩包”。

算下来一只“双肩包”的成本不利用布头也不会超过七块钱。

以后做出来的“双肩包”会以十二块钱一只的批发价销售,请成胜利送去沪城徐若男的服装店里。

至于徐若男是放在店里卖,还是拿去南京路沿街叫卖,张芳芬用不着管,沪城何其大也,这一点点产量,卖起来快得很。

想来那时徐若男已经有了营业执照和经营地点,卖“双肩包”属于合法经营,即便南京路上的管理严格了,徐若男也不会惹麻烦。

“双肩包”的加工费依旧是一块钱一只。

但是方桂兰和张慧芬都知道用上了正经八百的布料减轻了不少加工难度,她俩肯定能够赚得更多。

家里用布料做“双肩包”后就不存在用布头时原材料跟不上的情况。

“东方红布厂”规模不小,一千多工人呢,黄瀚家用的那点布料,对于“东方红布厂”的产量来说真的是九牛一毛。

张春梅妈妈说了,隔三岔五找她买十几卷布料不成问题。

她以前从来没有为关系户找厂领导要过批条,现在一年找领导批两三次计划,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况且厂里生产出来的计划外布料反正是要卖钱的,黄瀚家给现钱拿现货,她根本不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