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页

因此萧蔷家经济条件蛮好的,即便是这样,她家也只有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这“三转一响”。

拿沈晓蓉家的经济条件差了一个等级。

八点十分,很守时的沈晓蓉在成文阁、钱爱国一左一右护送下来到了钢琴教室,成文阁手里提着一台收录机。

没想到居然有满屋子的同学等着,沈晓蓉吓了一跳,随即就明白了,“咯咯……”笑了起来。

成文阁小心翼翼把收录机放在邱老师办公桌上,那里靠墙钉着一个黑色的胶木插座。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

沈晓蓉插上电源,按下收录机上的播放键,欢快的歌声响起: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

好久没听这首歌了,黄瀚哑然失笑。

这首歌的词曲作者预料不到二十年后会是怎样?描绘不出。

用了“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含糊其辞。

他们不可能想到那时祖国的经济在腾飞,老百姓的日子蒸蒸日上,总体来说呈现了飞跃式发展。

用“衣服新、房子新,草屋已绝迹”来形容才是恰如其分。

可惜发展经济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牺牲了环境,恰恰不是“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

而是“昏天黑地”随处可见冒着黑烟的烟囱,污染严重,灰蒙蒙的天,大地上到处是流着发臭污水的河流。

“沈晓蓉,你家收录机的声音怎么这么低呀!有没有把声音开到最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