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页

黄瀚家要盖的房子不足一百平方米,来个二三十人足够了,木工、瓦工、小工总用工应该在五百至六百之间。

意味着仅仅是工钱将要达到五六百块。

夏家庄的班子里一直有七八个人在煤球厂干活儿,黄道舟接触下来认为这帮人更加实在,因此决定把活儿给他们做。

黄道舟很有分寸,他认为造房子马虎不得,用料、用工都不能省。

因此他完全接受黄瀚的建议,不用预制楼板,二层的地面采取整体浇筑钢筋混凝土,屋顶采用砖木结构盖小瓦。

如果用建材公司的预制楼板算下来造价少说能够省一百块,但是楼板房的质量太差了。

黄瀚知道这房子建成至少要用十二年,在这期间还不知道要装修多少次,以后少不了要打眼。

冲击钻在预制楼板上打眼,万一打掉了承重钢筋,保不准楼板就会断裂,运气不好掉下来砸死人都大有可能。

黄瀚当然不能为了省钱留下安全隐患。因此他为了省钱建议用“砖瓦组”的旧砖瓦、现成的旧木料,却宁可多花钱也要浇筑二层地面。

一有时间黄瀚就跟父母预测以后西大街上的房子多么值钱,简直是寸土寸金,每天唠叨这件事,如同洗脑般。

黄道舟早弄明白了以后拆迁赔偿基本上是以建筑面积拆一还一,他当然意识到盖楼房的巨大好处,已经开始积极办手续。

第一百四十一章 办手续

钱国栋不仅仅在南大街居委会有熟人,在三水镇也有两个同学和拜把子的三哥,他当然愿意帮忙。

他带上黄道舟拿着刚刚到手的营业执照和建房申请报告帮着批手续。

跟着转了一个下午,黄道舟基本上弄明白了流程,也知道该找哪几个人。

由于跟北边的人家隔了一条超过二十米宽的西大街,又是在自家的三间正屋前砌楼房,不可能影响到别人家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