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家村的土地,包括责任田、自留地、宅基地、场院地和果园等等,目前大部分已经转入商业建设用地,剩余一部分还要留作吕家村发展的备用土地。
这些,早就在吕家村建设新村的时候,向县里做过详细报备。
县里不可能去动吕家村的土地,就算想要动,对于香草园和鲜花港这两个用地大户项目来说,吕家村剩余的土地根本不够用。
投资商相中了以吕家村为核心的一片区域的集群效应,县里想要留下投资,不可能拒绝就商业上来说,投资商非常合理的要求。
所以,县里只能考虑动吕家村周边的村庄。
到了下午,文旅计划委员会那边有电话通知,让吕冬第二天去县里开会。
开会的内容就是与香草园和鲜花港有关。
会上,吕冬跟以前一样,只要不涉及到吕家村利益相关的事情,基本不怎么发言。
县里已经与投资商草签了协议,让文旅计划委员会联合宁秀镇,跟刘湾村和张湾村的支部书记们谈谈话,先通个气。
当然,这就是打个预防针。
众所周知,这种事自上而下推动的话,下面不可能挡得住。
吕冬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没有说什么话,他在文旅计划委员会,首先要保证吕家村的利益,然后才是其他。
……
一个县,尤其是作为县城所在地的乡镇,地方小人脉网络复杂,人与人三转两倒就能扯上关系,可能有些消息还没从县府里面出来,下面消息灵通的人,就知道了个大概。
甚至,很多人说,在县城这种地方混,人脉关系比能力更重要。
这话总有几分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