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页

不管如何,这棵号称百年,实际有六十多年的大槐树,都不会砍。

村里的砍树规划中,也会留下最老的一批树,大概有二三十棵。

吕冬转过一条街,来到小学校,隔着院墙看,里面树少了很多,再看看土坯房子的校舍,估计孩子们还要再等一到两年。

上面不给支援,重建这样一座学校,吕家村很难。

领导一换,很多事都要推倒重来。

调到大学城,杨烈文做了不少实事,比如推动泉南公交开通大学城的公交,站牌最近都竖上了,阳历年后就运营。

学生们不用坐车就挨私人老中巴的宰。

宁秀这边,很多事却没理顺。

吕冬也能理解,县里和镇上条件比吕家村小学差的有很多,像吕家村小学这样的,属于普遍情况,能凑合就先凑合着用。

如果县里自个搞学校危房改造,估计还没搞完,财政就垮了。

县属企业一个接一个破产,老师工资月月扣,谁家日子都不好过。

拐上集街,吕冬进大队院子,原先栽满树的大院子里,只留下三棵单人合抱不过来的。

吕冬进办公室,来得稍微有点早,办公室里只有吕振林和李会计。

打了招呼,吕冬把本子给吕振林:“三爷爷,我想的都写在上面了。”

吕振林翻开本子看,先是皱眉,又戴上老花镜,看了眼,说道:“冬子,你这字,得好好练练。”

吕冬脸皮厚,说道:“以后有空就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