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中午,吕冬忙碌起来,过了十二点,抽空去看豆腐脑摊子,赵娟娟人没回来,似乎中午这买卖不打算做了。
该提醒的都提醒过,吕冬管不了别人,只能管好自个。
这几天,他和乔卫国俩摊子,每天流水都超过两千块钱。
在商铺二期开售前,再攒出个五成首付没任何问题。
吕冬中间也抽空去工地上看了眼,不说还没开始预售的二期,一期的商铺还剩下一大片。
说不定杨烈文调过来之后,会打破这种较为萧索的局面。
用赵干事的话来说,现在的大学城严重依赖政府投入,社会商业资金介入不足。
过中午,吕冬收拾完卫生,去倒垃圾,发现南北向的文化路路边停着辆带车斗的三轮摩托车,有人在路边摆着摊子卖葱。
他心下好奇,过去看了眼。
毕竟这里是大学城,基本没有固定居民,跑这来卖葱,能卖得掉?
卖葱的是个五十多岁的大爷,抽着旱烟锅子,眉毛皱的眉心都看不见了。
“小伙子,你要葱?”大爷看到吕冬,主动说道:“便宜了,四分钱一斤。”
吕冬张口一嘴青照土话:“大爷,村里好多,愁的卖不掉,三分钱都没人收。”
大爷使劲抽烟,眼睛落在葱上。
葱很好,葱叶竖直了,得有一米六以上,吕冬也没办法,劝道:“大爷,你咋来这卖?这地卖不动。”
大爷说道:“咱本地没人买,我寻思着,大学城这边外地人多,可能会买。”
吕冬提起垃圾桶:“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