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不起,迈尔斯先生,金属毡中的铬、镍、碳、钢的比例并不方便透露,还请您谅解,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的金属毡可以承受820摄氏度到880摄氏度的高温,目前我们正准备测试900摄氏度下金属毡的状况,具体如何还要等到实验结束才能知晓。”

“对不起,陆女士,我只是想了解基本情况,以便为我们接下来的评估做好依据,并不是真的想打探你们的材料的秘密。”听了陆茗的话,迈尔斯一如既往的客气。

不过一旁的海森堡却要直接的多:“我肯定你们在金属毡上的成就,不过你们在这方面的加工工艺好像不尽如人意,我刚才看了金属毡跟金属环的连接,貌似用的是一种胶状物,而不是更加牢靠的焊接,而且我们在刚才参观厂房时也发现,你们并没有真空钎焊炉这样的装置,所以断定你们应该不具备这样工艺。”

“这样就可惜了!”迈尔斯适时的接过话头,“如果你们有这项工艺,再加上金属毡的材料,我们会考虑将20的生产比重交给你们,只可惜……”

迈尔斯遗憾的耸耸肩:“你们没有!”

“谁说的?”陆茗听罢一脸古怪,“真空钎焊,我们早就搞成了!”

第六十九章 very good

迈尔斯和海森堡闻言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察觉到一种叫做不可思议的东西。

不单单是这两个美国工程师如此,在场的其他人也都是一样,其实当迈尔斯和海森堡把话题往金属毡的性能上引的时候,小会议室就已经安静下来,随着翻译的转述,场内的众人开始变得凝重。

特别是谈到工艺和生产比重,俞厂长等人更是脸色难看,那感觉就好像陷在沙坑里的人面对近在咫尺的财宝,看得到,却不知道该怎么拿得到,那心情只能说是煎熬。

不成想就在他们觉得这次的机会又白白流失时,陆茗却说真空钎焊工艺已经搞成了,听到这个消息,哪怕稳重如俞厂长,也激动的脸色涨红,20的生产比重,那可是20的生产比重,他去美国普惠公司劳心劳力的忙活了半个月也就谈个15的初步协议。

如今只要真空钎焊工艺在手,20的生产比重就可能拿到手,俞厂长如何不兴奋,连忙把目光看向身旁的主管技术的何总工,轻声问:“小陆说的是真的吗?”

何总工脸色有些古怪,更确切的说,还有那么点儿精彩,俞厂长跟何总工也算是老搭档,就没见过一向稳重的何明有这样的表情,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怎么?有问题?”

“不!小陆说的应该没错!”何明苦笑着摇摇头,“有问题的是我,把一个好好的苗子给放弃了。”

俞厂长听了这话有些懵,什么情况?谁是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