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0、大黄还是那个大黄,变得只有人心

明朝的饭菜非常的寡淡,这个时代植物油不便宜,动物油脂更贵。从习惯上,他们的饭菜不论是皇帝,还是官员、富商们都比较清淡。因为,北宋后随着炒锅的发明,炒菜兴盛起来。但是烹饪的技法和调料还是比较简单。所以味道很一般。

大明最好的饭菜,也不敌后世小饭馆、小吃店的重油、重盐、重辣的盖饭好吃。

武英殿,民夫团把一天三顿饭食,都推着小车载着保温不锈钢桶送来。到这里还是滚烫的。让这些人大呼好吃。

早餐的鸡汤馄钝、灌汤小笼包、烧麦,还是豆腐脑、油炸糕、热牛奶、咖啡、烤面包片、烤香肠,都让这些平时十分主意享受生活的老饕餮们,惊喜连连。

明朝多数人是不吃早餐的,这让他们也养成了吃早餐的习惯。

乾清宫的院子里,再度出现了绿皮兵站岗的身影。好多小太监小宫女都偷偷的跑来问张疙瘩,还给发补给品吗。其实就是那些牙膏、牙刷、毛巾、肥皂香皂、之类的。

张疙瘩大手一挥,继续发。

老爷早有交待,要善待宫里的这些下层的宫女和太监们。

“明天开始,十二个时辰供餐,就在乾清门前的广场上,物资配给继续发放。”张疙瘩豪迈的说道。“你们去兴禾超市买东西,十两以下,给你们打八折。”

这些小太监、小宫女们顿时欢呼起来。心里对定远侯充满了感激。

杨凡的大军在扶余修整,准备攻打茶啊冲(长春)和吉林乌拉(吉林市)。尤其是吉林乌拉城市规模较大。当初设立奴儿干都司时,辽东都指挥使刘清修建了吉林乌拉城。

这里曾经是大明在东北最大的内河造船基地。

明永乐九年(1411年),朱棣派人到黑龙江下游正式建立了管辖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奴尔干都指挥使司(今为俄罗斯境内尼古拉耶夫斯克特林)”。

由于当时东北是未开发的原始森林,明朝驻军所需粮食只能靠辽东和中原提供。所以,朱棣多次派辽东都指挥使刘清来松花江领军造船,运载官兵、粮草贡品等,把吉林当成加强辽东都司与奴尔干都司之间联系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