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页

“不管纪承表哥对你的回应是什么,至少你努力过了,以后想起也不会后悔。”

殷长欢越说越佩服她自己,她怎么这么会说话。

“这样既是对你自己的负责,也是对你以后夫君的负责。”

“放心吧,你都说了这么多,我一定会争气的,”陈子倩倒不是觉得女子主动表心仪有违她受到的教导,她只是担心不好意思开口,毕竟是因为她指证了嘉和谋害殷长欢的事。

虽然如此,陈子倩却从没后悔救下殷长欢,喜欢一个人应该是让自己变得更好。

她望着包间外明媚的阳光,微微一笑,“就算真的不成我也要去试一试。”

听到这句话殷长欢才放心,“这才是我认识的陈姐姐嘛。”

三人逛了一个时辰,殷长欢许久没出宫了,不想就这么回宫,三人选了个茶楼喝水。

这个时候茶楼的生意正好,人一多话便多,殷长欢听到很多人在讨论西北边关战事。

西北地理位置特殊,常年战事不断,特别是冬天,草原上物资不丰,为了活命,生活在草原上的胡人就会在边城附近的村里抢夺粮食,但这件事在去年冬天有了改善。

其中具体的事情老百姓不清楚,殷长欢却是从叶桓那听到过些许。

说是去年冬天前镇守边关的将领和胡人其中一个首领意外的一同被困一个山谷,机缘巧合之下,两人做了一个交换,用胡人的牛羊马来换粮食。

大草原上粮食很少但牛羊马却是很多,特别是大草原上的骑兵,让中原的士兵吃了不少的苦头。

这本是一个意外的交换,然而却让边关将领和胡人首领都尝到了甜头。

若不是没有办法,谁也不想打仗。于是两人很快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交换,当时这件事在朝中引起了很大的讨论,部分官员觉得将粮食交换给胡人是在饮鸩止渴,但叶桓却十分支持这件事,也正是有了叶桓的支持,去年西北边境才能过了一个安稳的冬天。

陈子倩也听家中长辈提起过这件事,说道,“听说胡人想和朝廷签订互通商业友好条约。”

纪莹莹道,“好像是的,但胡人不像我们中原,他们分部落而居,有很多个首领,就怕不是所有的胡人首领都愿意。”

京城的官员都还有人主张战事,何况没有统一的大草原。

隔了两日,纪莹莹进宫,殷长欢连忙找到她打听纪承对陈子倩的看法。

纪莹莹摇头,“我哥知道那天是我们安排的了,说让我们别瞎起哄。”

这是拒绝的意思吗!

殷长欢暗道可惜但也无可奈何,纪承若不喜陈子倩,她总不能强按着他喜欢。

夫妇之间,还是要情投意合的好,比如她和叶桓,又比如顾源和纪莹莹。

科举三年一次,是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京城大部分的官员都是通过科举而选□□的,所以科举的公平公正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