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开始后重复的曲子一大堆,无论怎么改编,演奏的基本都是音乐学校的人经常练的那些名曲,听前奏就能叫上名字来的那种。

王芳和姜悦然都听的打哈欠,梁坤倒是精神抖擞,一直听的很认真,尤其是有人吹奏唢呐的时候。

“你怎么听的这么认真?要不要休息一会儿?过会儿上台万一你比较紧张,发挥失常就不好了。”艾尼瓦尔问道。

“我不会紧张,得抓紧时间学习。我吹笛子强了一些,唢呐还没找到感觉呢,我想在决赛前完成突破。”梁坤正色道。

“你还是想用唢呐和我合奏那首?”艾尼瓦尔小声问。

“没错,不是那首念头不通达。我既然参加了就要尽量做到最好,等下次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梁坤笑了笑。

系统辅助把唢呐吹的好的内容记录了,不管他能不能突破,终归没有坏处。唢呐选手们吹的比央音学生好多了,多数是老师那个级别的。

等了四个多小时,比赛临近尾声,终于轮到了梁坤等人上场。

记者们这时已经快要无聊透了,这年代的民乐真不是什么人都能欣赏的。大部分老曲子外行根本听不出好。别说外行了,就像《喜相逢》这种,梁坤唢呐练的不错了他也不喜欢。

民乐长时间火不起来,真的和曲风有直接关系。大众普遍喜欢流行音乐,他们听不惯过时的东西,难道要怪他们艺术水平低,不懂得欣赏?

像华国的八个样板戏,迟早会被打入冷宫,不是人们不懂得珍惜国粹,跟不上时代潮流才是根本原因。

一想到这些,三个老师就更加佩服梁坤,他似乎是能带领民乐走上一条全新道路的那种强人。女子十二乐坊已经开始演奏流行歌曲,尝试走这条路了,但她们演奏的都是已经有的曲子,梁坤则是新曲。

主持人介绍说:“姜悦然、梁坤、王芳,洞箫、竹笛、古筝合奏,原创曲目《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听见有原创曲子,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记者们准备就绪。

前面的比赛只出过一首原创,质量不怎么样也获得了掌声,这首听名字感觉就好许多。梁坤今天上场了,而且要演奏新曲子了,这是媒体想要的新闻。

评委也听过梁坤的名字,都想听听他的音乐,想知道他是真的有才,还是快要被媒体捧杀了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