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树下有片红房子 小格 858 字 3个月前

欢尔沉默。她还无法理解通透母亲的智慧和考量,即便如此也知道那远在自己之上。

“再说你考虑费用,”陈妈消了气,逗她,“这行为等于瞧不起我和你爸。”

户主风采尽显,反将一军。

服从是陈欢尔的唯一选择。只是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那两分都让她牵肠挂肚。

大事落定后欢尔收拾几件衣服回四水老家。房子按行政区划在更低一级的村镇上,可四水太小了,从这里走到县城最繁华的购物街不过一刻钟。这敞亮的三间平房见证了她的出生长大,也见证了她少年时代所有的喜怒哀乐。语文老师讲鲁迅先生的《故乡》,分析点始终落在文末关于希望和路,可那残酷宏大的时代背景无法触动陈欢尔,反倒文初的描写差点让她落泪。

“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

四水之于她便是这样的存在。说不出哪里好,可难过时只有这间屋、这个院子让她心安。

爷爷奶奶不知天中,他们得到的信息是孙女努力一年考上了市里最好的学校。父母断断不会提三万择校费,也许在比她更小的年龄他们就学会报喜不报忧。这好似一种天生本领,和走路、说话无异,到某个阶段便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她更不会提。那时的陈欢尔已经知道,地方越小,三万的能量越大。

不愿上网、不愿读书、也不愿和旧日同学联系——当年同桌,她最好的朋友没考上县一中,欢尔去电话试图安慰,几次都没打通。后来听奶奶说曾遇到对方母亲,这才得知从前班里已举办过一场热热闹闹的毕业宴,而同桌将要去外地一所中专就读。没有人通知她参加,陈欢尔早已不是他们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