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耕虽然没说,可谁也没感到失望,现在的商飞集团已经是一家高度成熟的公司了,员工的薪资、奖金、假期之类都有明确的规定,大家都知道做好某个工作之后自己能够得到什么,如果陈耕这个时候凭借自己的心情乱做决定,反倒是干扰了公司正常的运转。
从测试中心出来,陈耕向聂光问道:“聂光同志,f120最快能够在什么时候投入市场?”
聂光抿了抿嘴,说道:“最快也要两年。”
“两年?”
两年其实不算慢了,虽然只是一个小改型号,但该走的试飞取证流程一样都不能少。陈耕点点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还是尽量加快一下速度吧。”
言外之意,他对这个进度其实还是有点不太满意。
聂光有些疑惑:f120现在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因为质优价廉的缘故,国内的几家航空公司对f100非常喜欢,现在订单已经排到了三年后,而随着国内的航空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选择飞机这种出行工具的人越来越多,f120以及接下来的f150正好满足了市场以及各大航空公司的需求,如果再大,到时候以从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引进的图-204的机身为基础、以f100系列机身的航空电子系统和计算机系统、以商飞集团自产的rb211发动机组合而成的商飞版图-204正好可以满足市场的需要——那可是个200多个座位的大型窄体干线飞机呢,是标准的大飞机,就这样,陈耕董事长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但聂光什么都没说,只是点头:“请董事长放心,我们一定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快整个工程的进度。”
说到这,聂光微微一顿:“另外,董事长,还有一件事。”
“哦?说说看,什么事?”
“是这样,”聂光解释道:“咱们这边不是要进行二期的建设了么,津门的领导们希望咱们能加大一下规模。”
“嗯?”陈耕怔了一下:“这是怎么说的?难道津门的领导想要在这里面插一脚?”
现在的商飞集团,年产福克f100飞机24架,这个产能冠绝国内,哪怕是西飞的运7客运型也达不到这么大的产能,而按照此前的规划,二期的产能是年产f100系列(包括f120以及未来的f150)36架,这样一来,等二期工程完工之后,商飞集团津门制造工厂的年产能将达到60架,这已经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了。
而聂光提到的事,让陈耕没办法不多想:津门的领导是想要干什么?
“不像,”聂光摇摇头,说道:“根据我之前和市里领导的接触来看,他们只是单纯的希望咱们扩大产能……税收优惠期这不是马上就要过去了么,咱们的产能越大,销售额越高,他们能够收到的税也就越高。
另外一个,如果咱们再次扩大了规模,势必也要招收更多的工人,到时候这些工人对津门市经济的带动作用也不是一个小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