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烈属安家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4149 字 3个月前

“好,请大人稍等。”</p>

次九品官员闻言,便和另一名次九品官员一起开始剪银子。</p>

朱辅炬的赏银很快到手,三个一百两的银元宝加上五个十两的银元宝,最后加上七个一两银子的碎银,他的三百五十七两斩首赏银就到手了。</p>

明代一斤十六两,因此这三百五十七两银子,实际上二十二斤有余。</p>

“大人可以秤一秤。”从九品的官员从自己的位置上拿来了一个钱秤,朱辅炬见状也自己动手称了起来。</p>

重量没有问题,朱辅炬点了点头就准备装在布袋里带走,但让他意外的是,银行已经为他准备了装银子的物件。</p>

一个朴实的木匣子,银子装在里面,那沉甸甸的感觉,让朱辅炬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似乎四周总有人要抢他的银子一般。</p>

不过不等他的这种感觉消息,张李氏的银子也开始一点点的被裁减出来。</p>

由于张李氏的亡夫是小旗官,分的赏银自然要比朱辅炬这种在北山血战时还是普通士卒的人要多,加上那一百两的抚恤银,很快碎银就堆成了一座小山。</p>

柜台里的两人忙活了半天,虎口都发酸了,最后才在两刻钟左右将所有银子裁减好。</p>

“一共是四百六十两的赏银,加一百两的抚恤银,合计五百六十两。”</p>

“五百六十两”听到亡夫给自己留下了那么多银子,张李氏有些愣住了。</p>

五百六十两听着不多,但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而言绝对是一笔巨款。</p>

这笔银子如果都拿去京城,那完全可以在皇城内买一处占地一亩的院子,或者在西安城内买十几间铺面。</p>

仅是收租,李张氏每年就能收接近二十两银子的租金,只需二</p>

十来年就能收回成本不说,单单后续的租金都能让他们母子四人这辈子过得十分滋润。</p>

对于曾经和丈夫给地主当一年佃户,才顶多收入三四两银子的张李氏来说,这笔银子是她和她的亡夫两辈子才能赚到的巨款。</p>

以往张李氏不是没有收到自家亡夫让人寄来的赏银,但平日里顶多也就每年寄个六七两,只有第二次北伐和第三次北伐的时候寄来了几十两。</p>

像这种一笔五百多两的银子,她这辈子都没有收过。</p>

望着这笔银子,张李氏不免红了眼眶。</p>

“没有什么问题。”朱辅炬帮忙称了一下重量,确定没有问题后,将这三十五斤的银子放到了一个木箱里。</p>

对于常年背负五六十斤甲胄的朱辅炬来说,两箱加起来五十七斤的银子算不了什么,口头感谢了银行的官员后,他便带着红了眼眶的张李氏走出了银行。</p>

门口的马车被银行门口的兵马司士卒看护着,朱辅炬走出来后,将马车的盖板拉开,将两箱银子放在了车里,随后一手扶着盖板,一边询问道</p>

“可还有要置办的东西”</p>

“不用了,镇上的皇店都能买到,真的谢谢朱将军了。”张李氏不好意思再麻烦朱辅炬。</p>

朱辅炬见状也点了点头,然后交代道“这笔银子太多,你们家中现在又有三十几亩地。”</p>

“你一个妇道人家带着三个孩子,终归是种不过来的,在镇上少不得会被人欺负。”</p>

“要不干脆在西安城里买些铺面,把铺面出租,靠着租金养活自己算了。”</p>

朱辅炬的这话,放在后世不知道要被多少人攻劾,但在这个时代却无比正常。</p>

古代可不民风淳朴,吃绝户是小事,有的人连活户都吃。</p>

一些懒汉半夜爬寡妇墙,侮辱寡妇后强行在一起的事情可不少见。</p>

正常情况下因为害怕被说不守妇道,寡妇只能和懒汉在一起,而懒汉就这样得了寡妇的家产。</p>

如果说张李氏的三个孩子都十五六岁了,那朱辅炬倒是会劝他在镇上住,但她的孩子最大的也才十二三岁,怕不是一些懒汉的对手。</p>

为了他们的安全考虑,朱辅炬还是觉得把田地租给其它人耕种,拿着赏银在西安城里买个院子,购置几个铺面比较好。</p>

张李氏一个刚死了丈夫的寡妇,突然手握五百多两的巨款,确实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p>

朱辅炬算是她认识的唯一一个官员,并且还是正八品的军官,想来见识要比她这种百姓多,因此听了他的话后,张李氏便点了点头。</p>

“劳烦朱将军了,我母子不知怎么报答您”</p>

张李氏表示感谢,但朱辅炬却摆了摆手示意不用客套。</p>

望着已经同意的张李氏,朱辅炬便带着他们找到了西安府长安县的皇店。</p>

皇店不仅仅是百货超市,实际上也承接了以前御马监的牙行、金银铺面等铺面和业务。</p>

得知朱辅炬是正八品的军需官,长安县皇店的官员也连忙为他物色铺面和宅院。</p>

对于西安城,朱辅炬可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毕竟当年他每年都要和父亲来西安给王府送粮食。</p>

只不过当年是佃户的身份,现在却成了有官身的人,一时间有些感慨。</p>

不过说来,由于诸藩的迁移,加上西安的扩建,因此西安城内多了许多宅院府邸。</p>

曾经的西安旧城之中有一个秦王府和八个郡王府,随着他们的搬走,王府被用作官府办公的地方,而官府原来的一些院落则是被挂牌出售。</p>

张李氏瞧上了一处三进三出的八屋宅子,皇店牙行的售价是八十五两,经过朱辅炬的讨价还价,最后以八十两成交。</p>

为了方便收租,朱辅炬在长安县的西市替张李氏买了一连排的十个铺面,每个铺面三十两银子,合计花了三百两。</p>

这些个铺面目前没有什么人租售,主要是因为朝廷迁移了陕西的人口,西安四周又是刚刚分了土地的饥民所至。</p>

朱辅炬估计随着后续饥民安稳下来,铺面终归会有人租下来,届时这十个铺面每年能给张李氏带来二十两的租金收入。</p>

忙到这里,朱辅炬带着张李氏买了宅院的家具,又以月钱五百文的价格请了一个老妈子帮忙烧火煮饭。</p>

这些弄完,他也就停下了买东西的步伐,将剩下的一百八十两银子收了起来。</p>

“我先送你们回家,然后过几日租一些马车帮你们搬家,再敲定田地租给别人的事情。”</p>

“嫂子可以放心,有我在,镇上的懒汉厮混不敢骚扰你们。”</p>

朱辅炬帮人帮到底,准备把张李氏的事情弄完再离开,而张李氏也没有什么可报答的。</p>

他倒是想让自家三个孩子认朱辅炬为义父,但两者年纪差距不大,加上朱辅炬还没有婚娶,因此只能作罢。</p>

随着西安鼓楼的声音作响,朱辅炬掐着时间带着他们乘坐马车走出了这西北繁华之地的西安城。</p>

走前,张李氏看了看那宽</p>

大的西安城,或许她下半辈子,就要生活在这座城池中了</p>

下午的更新在五点半左右</p>

本章完</p>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