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两门三侯四伯爵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3977 字 3个月前

当洪承畴想着怎么压过孙传庭的时候,燕山山脉之中的大定宫内却响起了朱由校骄傲自满的声音。</p>

此刻的避暑宫内,一丈长宽三丈的巨大沙盘出现在了正殿之上。</p>

这个沙盘西边是一望无垠的大海,东边是高耸的山脉,只有中间这方寸的狭长之地能够供人生活。</p>

不过,在这狭长之地上,此刻放置了一座座拳头大小的城池,以及一条条水泥铺设的拇指宽道路,和木质凋刻的铁轨。</p>

总的来说,如果谁看到这个沙盘,并且忽略掉它中式的建筑风格,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十九世纪的老美西海岸。</p>

这是朱由检绘画,朱由校建设,工匠们加班加点弄出来的西海岸沙盘。</p>

它从北部阿拉斯加到南部的洛杉矶,沿海放置了九十个镜片大小的县城,以及十个拳头大小的府治县城。</p>

后世温哥华以北只有一府十县,而温哥华以南则是九府九十县,整个京兆省分为京兆府、金山府、安陵府、平陵府、高密府、鲁山府,成山等十府一百县。</p>

所有的府名和县名都是采用的战国时期齐国所有城邑的城名,这也附和了藩王礼制,并且也省去了取名的难题。</p>

总的来说,京兆省基本囊括了后世雷德河以西的大部分疆域,可以耕种、放牧,虽说不如东海岸,但对于未来十几年的齐国来说,这块地方足够用了。</p>

除了这块沙盘,不远处还放着两块同样三丈的大沙盘,分别是京兆府王京的沙盘,以及整个南北亚墨利加的沙盘。</p>

齐王京城从内到外,分别由宫城、王城、内城、外城四重城垣构成,在钟灵毓秀的西海岸山水之间建造,城墙蜿蜒盘桓达九十九里,占地约三十四万亩,分为一百三十五坊市,足够容纳两百万人在其中生活。</p>

当然,这么大的城池,自然是不可能一口气建造起来的,因此它的建造周期分为四十年,分为四期。</p>

黄龙他们去的时候开始第一期建设,宫城占地二千六百亩,预计五年时间建造起来。</p>

建造完成后开始第二期,第二期也是为五年,王城占地一万两千亩,也是预计五年时间建造起来。</p>

至于建造之后的第三期内城,这次的时间将是十年,因为内城占地九万多亩,足够容纳六十万人生活。</p>

最后的外城则是工期二十年,占地二十二万余亩,足够一百五十万人生活。</p>

总的来说,以当前的物价来说,齐王京的造价在一千二百多万两,平均分下来,每年支出三十万两,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收回成本也需要几十年的时间。</p>

整座城池铺设水泥路面,用水泥和砖石城墙,房屋也是水泥砖石加木质结构,所有房屋统一由齐国工部建造。</p>

这样的一座城池,估计朱由检漂洋过海过去的时候,只能看到王城或者内城,等他垂垂老矣的时候才能看到整座王京的完工。</p>

朱由检的本意是建造容纳百万人生活的王京就足够了,但这个本意被朱由校给否决了。</p>

按照朱由校的话便是“国库不能动,但内帑可以动,为兄有生之年,每年从内帑给你拨三十万两银子建齐王京。”</p>

三十万两银子,这对于收入逐步被限制在三百万两左右的内帑来说也是笔不小的开支,以朱由校现在的身体情况,恐怕活到六十不成问题。</p>

也就是说,基本上齐王京近九成建筑都是由内帑出银子修建的。</p>

朱由校在这方面很大方,但在对于齐国移民的事情上就抠门许多了。</p>

“这么大的城池,要填满它,那二百万百姓也需要一千万两银子啊”</p>

朱由检看着齐王京忽然来了这么一句,让朱由校立马警惕的看了他一眼,试探着说道</p>

“迁移银不可少,这</p>

可是弟弟你自己说的”</p>

“我说的我说的”朱由检哭笑不得,而朱由校一听这话,也连忙打听了起来</p>

“弟弟这齐国,准备什么时候迁移百姓过去”</p>

“正要和哥哥说这件事情。”朱由检被提醒之后立马想了起来,然后说出了自己想用银子购买成本价的拖拉机,然后再迁移百姓。</p>

他这话实际上完全不用告诉朱由校,因为朱由校基本不管这些事情,他现在只管礼部和工部、刑部的事情。</p>

不过本着信任,朱由检还是和他说了,避免有人日后拿这事情挑拨离间。</p>

“这件事情,弟弟看着办便是。”朱由校听后摆了摆手,并继续道</p>

“反正关外老奴留下的二百余万亩耕地暂时也吃不下,就算迁移百姓,恐怕也需要一年的时间。”</p>

“一年之后,工业区的拖拉机能每年四千台给关外三省也不错了,辽东反正已经开垦差不多,留下的百姓就一点点分地便是。”</p>

朱由校这话说的很大方,但是他也具体算过的。</p>

按照朱由检的话来说,十户一亩拖拉机,那四千台就是每年得迁移四万户百姓,二十几万人。</p>

这对于大明来说当然没有什么,二十几万人的移民,山西随便迁移一府百姓就能满足指标。</p>

不过,拨出去齐国的两千台拖拉机能做什么这就不用多说了。</p>

算上目前攒下的三千台,以及到了年底产出的一千台,可以说明年年底齐国会有六千台拖拉机,能开垦近十万亩耕地。</p>

只有当地富裕了,后续燕山派的官员才会愿意前往齐国。</p>

朱由校等同于是在帮助自家弟弟建设齐国的同时,排除国内的隐患来换取大明的长治久安。</p>

如果不是怕其它藩王有意见,诸党官员有意见,朱由校都想每年拿出所有拖拉机来买平安,把燕山派官员提早送出大明境内。</p>

只可惜他想这么做,但燕山官员却不想走。</p>

说到底,朱由检口中要就藩,让齐国比大明繁华的话,根本没有多少人相信。</p>

在大部分官员看来,大明的繁华是建立在大一统王朝两千多年以来历代建设,以及大明两百多年建设起来的。</p>

齐王新政固然好,但那也是建立在大明国力之上才做出来的伟业。</p>

如果朱由检留下,那依托大明的国力,他能做出更大的伟业,而如果去了齐国,那齐国能发展的比大明好没人相信</p>

“工业区的事情,估计在明年第一批工业区全部投产,后年开始开始第二批工业区的十年建设。”</p>

“十年后,大明应该能年产数十万台拖拉机,上万蒸汽轮船和火车头,能取代数百万耕牛和数百万驮马,十数万木船。”</p>

朱由检给朱由校不断灌输着工业区的重要性,就是不希望自己走了之后,自家哥哥为了维持大明君主集权的统治而中断科技研发。</p>

“届时弟弟估计还在,弟弟掌权的话,我无需担忧,哈哈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