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暗流涌动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3957 字 3个月前

这样的制度下,印度民众的统治者仍然是原来的王公贵族,印度民众并没有感到太多的不同和被侵略,这就减轻了印度民众的反抗和抵制。</p>

同时,把夺得的土地交给印度旧王公贵族,他们对东印度公司也心存感激。</p>

没有财政大权和军队的印度旧王公贵族,只能依赖东印度公司。</p>

在印度各势力争斗中,英国东印度公司拉一方,打另一方,在表面上,东印度公司扮演着类似“雇佣兵”的角色,好像自己只是“客”。</p>

在这种借力打力过程中,英国经常采用贿赂对方将领等办法,让其倒戈观望怠战。</p>

由于印度各部族的相对独立性,国家意识弱,这一招在印度很管用。</p>

借力打力,各个击破,以印治印,东印度公司在征服印度过程中用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效果。</p>

不仅如此,英国东印度在征服印度过程中,雇佣了不少印度当地人当兵,称之为土兵。</p>

这种办法在西方各国殖民过程中,都有采用,不过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军事组织形式上要优于其他国家。</p>

比如,法国的办法是把土兵和法国士兵分开组织,这在战争中,很容易出现土兵调度失灵的情况。</p>

而英国东印度公司则不是,他们只让印度土兵担任士兵,军官则是受训的英国人,这样在战争中,英国对军队的调度比法国人的方式更有效。</p>

合理利用土兵,减少了英国人的伤亡,在征服印度过程中,印度土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p>

在英国进行的其他地区的殖民战争中,也时常出现印度土兵的身影。</p>

这整个制度里,大明可以学习一部分,但不可能全部学习。</p>

首先是时代背景不一样,其次是大明对海外政策从来都是消灭当地贵族阶级,然后获取土地,大举举行饥民迁移,自然不可能和当地的贵族合作。</p>

至于土兵制度,这个制度哪怕朱由检愿意,五军都督府的五大都督也不愿意。</p>

况且这个制度的缺陷在于,土兵制度的发展是不可控的,许多用过土兵制度的国家和王朝都遭到了反噬。</p>

要么就是土兵数量变多后,土兵开始拥兵自重。</p>

要么就是土兵靠着军功渗透进入高层。</p>

除了这些,土兵制度还有各种各样的弊端。</p>

退一万步说,土兵制度一般是在国家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出现的,而眼下的大明</p>

且不提瀛洲尚未撤回的那十五营兵马,单单国内正在训练的二十营兵马就占据了大明的不少资源。</p>

这种情况下,不派他们前往天竺来开源节流,而是留在国内,再增加一笔开支来招募土兵,除非朱由检脑子秀逗了,不然他不可能这么干。</p>

大明又不是要彻底的拿下南次亚大陆后直接统治,大明只需要打下答应诸藩的土地,然后把它们分封出去,最后帮他们站稳脚跟就行了。</p>

如果诸藩要玩土兵制度,朱由检绝对会大力支持,因为土兵一旦崛起,势必会在政治上给予当地的藩王潜在威胁。</p>

这种时候,诸藩背靠大明,利用大明的威慑力来威慑国内土人将领就很有必要了。</p>

况且对于土人,哪怕是海外三省的土人</p>

,朱由检的态度也一向是让他们去做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作,而不是参军和参政。</p>

除非大明把它们同化到了某种程度,不然让尚未拥有文化认同的庞大异族人口挤进政治和军事中,就很容易发展成民族冲突,进而出现割据势力。</p>

再说,大明眼下因为天灾,正需要解决百姓的就业问题,而一个普通士兵的军饷就足够养活一家人,海外士兵的军饷更是能一个人养活十几个人。</p>

给土兵低于明军的军饷,这会制造出民族,利益矛盾,朱由检没必要搬石头砸自己的脚。</p>

对于黄龙的增兵要求,他要做的很简单,那就是推进他之前和朱由校谈过的政策就行。</p>

给诸藩募兵二十营,国朝再自己训练二十营,合计四十营兵力,十二余万兵马。</p>

后续明军撤回来后,完全可以在国内为诸藩训练士兵,士兵举家迁移。</p>

这不仅解决了迁移的问题,还解决了移民的就业问题,解决了藩国的安全问题。</p>

之后明军只需要保持一定人数的南次亚大陆驻军,就可以很好的掌控诸藩,支援诸藩。</p>

想到这里,朱由检头也不回的说道</p>

“国朝训练的二十营兵马,还有诸藩的二十营兵马,目前进展如何了”</p>

朱由检询问,而王承恩闻言便道</p>

“募兵交给了上直都督府,目前是招募南直隶的灾民进行训练,二十个营已经募满,士卒也已经正常训练一个月了。”</p>

“至于诸藩的二十营兵马,按照殿下您的要求,兵额由北向南逐渐减少”</p>

“秦、周、蜀、福、楚、赵、晋等北方七藩各自获得一营兵额,剩下的十三营兵额,则是分给了南方各大藩国和郡国。”</p>

“由于兵额是上月二十才定下,因此诸藩的士卒还没开始招募,不过这三个月来要迁移海外的百姓合计是十二万四千余人,十八到四十五的男丁只有四万多人,凑不齐二十营。”</p>

“况且,许多男丁也不愿意当兵,他们说要是要是让他们当兵,他们便不迁了”</p>

王承恩将募兵的事情给说了出来,尤其是移民男丁参军的事情。</p>

朱由检听后倒不奇怪,因为近几年来迁移海外的人家,基本上是听了迁移分地的政策才选择迁移的。</p>

这一下子告诉他们,让他们去当兵,那他们自然不愿意。</p>

“移民里,有多少人愿意参军”</p>

朱由检向王承恩询问,而王承恩听到后则是惭愧道“还未迁移的移民男丁不足一万,至于小西洋那边,之前送来的消息是两万”</p>

“倒也不少了”朱由检闻言侧身看向了自己面前的大明坤舆总图,随后才道</p>

“移民不愿意当兵就不当好了,小西洋那边能从十五万男丁里凑足两万也不错了,算上这批移民愿意当兵的一万男丁,那就有三万人,足够组建十营了。”</p>

“至于剩下的十营,暂时从广东饥民里选拔吧,这批人不用迁移,等后续迁移的百姓愿意参军的人变多,他们就随大军撤回大明。”</p>

朱由检不可能强制抓壮丁去当兵,这对于军队的士气打击很大。</p>

他要的是自愿当兵的人,因为他们心里有准备,更容易接受明军的制度,面对艰难战局的时候,能爆发更强大的勇气和战斗力。</p>

“奴婢领命”</p>

王承恩作揖应下了朱由检的吩咐,而朱由检也继续扫视地图询问道</p>

“陆文昭在西南怎么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