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点醒杨涟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3254 字 2022-11-09

“如此甚好……”秦邦屏和戚金对视一笑,而朱由检也笑着带他们向着燕山大营赶去。

三人返回燕山大营后,由于是正午,因此都回到了自己的住所处休息。

朱由检也是一样的回到了御马监衙门后院,不过到了这里后,他便向四周的小太监问道:

“曹化淳呢?”

“回殿下……”小太监微微行礼道:

“曹提督带人前往燕山所了,随后还得去监督蜂窝煤的炼制。”

“这样么……”听到小太监的话,朱由检微微皱眉,随后才道:

“既然这样、我先午休,等曹化淳回来叫醒我。”

“奴婢领命。”听到朱由检的话,小太监乖乖行礼,而朱由检刚走进寝室,又退出一步看向小太监道:

“那蜂窝煤、今晚加紧做出三千斤,另外加做三十个炉子,明日回京城带上一起。”

“奴婢领命。”听到这,见朱由检不再说别的,小太监连忙派人去通知。

至于朱由检,已经在旁人的服饰下,脱下了外面的常服,穿着内衫躺在床榻上睡了起来。

睡前、他的脑中还在想,怎么用蜂窝煤,收割蒙古人和百姓的银子,可以说想赚钱想疯了。

不过他还没有睡多久,就听到了急促的脚步声和拦路声:

“杨给事中,殿下正在午休,您这……”

“午休?走开,我有要紧事!”杨涟暴躁的声音出现在韩景略耳中,对此韩景略只能疲惫的起身,叹了一口气道:

“放杨给事中进来吧。”

“奴婢领命……”听到这话、小太监顿时不敢拦路了,而杨涟也闯进了寝室,对床上的朱由检举起了手中的书信道:

“辽东的事情有了进展、朱童蒙他们今日一早带人回了京城,你明日回到京城后,若是那熊飞白有什么事情,必然要保下他!”

此刻的杨涟十分紧张,难以想象这样的紧张会出现在一个东林党的身上。

作为东林党的他,现在要保楚党的熊廷弼,真是让人想笑……

不过眼下朱由检笑不出来,他起身拿过了那封信,扫了一眼后确定没有什么熊廷弼的把柄被姚宗文等人抓到后,才揉着眉心道:

“没有把柄被抓,熊廷弼经略辽东,袁应泰巡抚的搭配就不会出现什么岔子。”

“眼下的辽东难题是在于,冬季过去后,努尔哈赤必定会举大军进犯辽东。”

“眼下他麾下汉虏几近十万之众,哪怕浙兵和白杆兵调往辽东,想要坚守也十分艰难。”

他的话、叫杨涟点头,这个倔老头自己找了一个地方坐着,紧皱眉头道:

“辽东长城失守后,防守艰难、所以才派熊飞白前往。”

“那熊飞白虽然脾气古怪暴躁,但却长于兵事,想来是能看出老奴的野心。”

“他不是上疏说辽东十二万兵马,可战者三四万吗?”

“届时调兵两万,分别驻守沉阳和辽东,到时候老奴也攻不下。”

“没那么简单……”朱由检无语杨涟对军事上近乎直线的思维,只能为他讲解道:

“老奴用土蛮(内喀尔喀)的宰赛作为人质,逼迫土蛮盟主炒花臣服他。”

“也就是说、一旦从辽西调兵前往辽东,那么辽西就会空虚,便会有被建虏截断后路的危险。”

“所以调兵不可行,所能做的只有增强辽东的防守。”

说到这里、朱由检松了一口气道:“好在我命人加制了五十位佛朗机炮,还有不少大将军炮。”

“这些火炮调往沉阳,加上贺世贤、尤世功手中的数千家丁,应该能守住沉阳城。”

“只要守住沉阳,老奴就不敢直接进犯辽阳。”

“届时明岁六月戚元辅带兵北上,至多九月抵达辽东,辽东的危险就迎刃而解了。”

“那照殿下这么说,只能守?”杨涟紧皱眉头,作为东林党的成员,他也患上了东林党的一种特制,那就是动辄扬言进攻。

因此、朱由检的话说出来后,他当即道:

“朝廷花数百万辽响,就是为了守住辽东?”

“眼下还不是进军的时候!”朱由检提高了自己的声音,见杨涟不说话,这才解释道:

“努尔哈赤手中的七八万,乃至十万的兵马是实打实的,而我朝在辽东又有多少呢?”

“说句不好听的话,杨给事中。我朝虽然号称雄兵两百余万,但能拉出去与努尔哈赤野战的不过二十万人。”

“这二十万人中,还包括我手中的七卫一营。”

“这不是夸奖,您应该知道……”

朱由检把七卫一营算上,变相在说、其他十几万人马,实际上还不如训练了一个多月的七卫一营。

“这……”杨涟有些难受道:

“每年花上千万两银子养的九边,七十多万人马,只能拉出十几万人?”

“不然呢?”朱由检轻嗤道:“巩华城是什么样子,估计您看到了。”

“如果您还觉得不可能,那么我建议您在我前往京城的这段时间中,可以去密云卫和更远的地方看看。”

“看完之后、您就知道,孤为什么要训练兵马。”

杨涟这时只觉得备受打击,毕竟对于他这种经历了万历三大征的文臣看来,大明眼下强盛无比。

这并非是他一个人的想法,也是所有文官和百姓的想法。

随便找一个万历和泰昌、天启年间的百姓问问,告诉他们大明还有十几年就会亡国,这句话谁都不信。

哪怕是淮北饥民,也只是觉得贪官污吏太多,而不是大明并不强盛。

这种错觉,一直到崇祯二年的己己之变,才揭开了明朝外强中干的真实家底。

眼下天下有四害,藩王、士绅、军官、天灾……

藩王不纳赋税、盘剥百姓,兼并土地。

士绅商贾勾结,不交税,不纳粮。

卫所、九边军官空饷严重,每年吃下朝廷财政70,但是却没有任何作用。

最后的天灾与前二者相比都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