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忠贞秦良玉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1168 字 2022-11-09

朱由检想要运漕粮直接前往辽东?可以,百官不拦着你,但是你的海船只要有一艘出事情,朝廷上属于齐楚浙三党的官员就会弹劾你。

好像你遇难的不是一艘船,而是一整批漕粮一样。

至于那艘船是怎么沉的?谁得利自然便是谁动的手。

与增收商税不同,粮食是这个时代所有党派获利的一个最简单,最容易获取的牟利工具。

商税和杂项对于齐党和楚党并不重要,对于浙党比较重要。

但是对于粮食、谁动便死……

历史上沈廷扬在崇祯支持下运漕粮走海运,只是运一批漕粮,就为崇祯省下了数万两银子,让北方稍微喘息,可见粮食的重要。

但当时的局面是,天下已经被流寇霍霍了,齐党、楚党、浙党、东林党之中的能臣,都被天启、魏忠贤、崇祯三人二十几年的制裁中干掉了。

剩下一群酒囊饭袋,只能糊弄崇祯,却不敢坑崇祯了。

因为他是真的敢杀人,而且一杀就是杀全家。

只是眼下、有政治眼光和手段的人太多了,别说朱由检,便是把好皇兄一起绑上贼船,估计结果也是两兄弟落水而亡。

所以想出一个稳妥,又不刺激得利党派神经的办法,是朱由检必须要做的事情。

他从满桂的讲述中走了出来,并在第一眼就看向了杨涟。

“杨给事中认为,若是走海运,运粮食前往辽东可行否?”

朱由检一开口就试探起了杨涟,只因为杨涟是东林党中,少数背后没有既得利益团体站队的大臣。

如果连杨涟都不敢直面海运,那么其他东林党就更不敢了。

朱由检的话,让所有人看向了杨涟,而他也不是傻子,只是开口道:

“若是事情对朝廷有益,自然可以办事,但殿下需要想想,大明朝还经得起殿下折腾几次。”

杨涟隐晦的提醒着朱由检,这也摆明了,杨涟想做,但他如果做,东林党内部肯定也会反对。

东林党的支持者都是乡绅,他们也是靠粮食土地吃饭的,很难保证他们和漕粮的事情没有关系。

大明朝眼下就好像一个百病缠身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