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3页

坐在椅中沉默的李治,深深看了李勣一眼。

他是怒。

怒的是即将出行泰山封禅,即被吐蕃此举悍然打脸。

怒的是吐蕃公然挑衅天可汗和宗主国的威严。

更怒的是,吐蕃对他的欺骗。

之前,针对吐蕃对吐谷浑的侵吞,李治以天可汗的身份,向吐蕃赞普去信,要求吐蕃退兵。

大唐与吐蕃既有姻亲关系,同样也是宗主国。

否则当年王玄策也不可能向吐蕃借兵,灭掉中天竺。

而吐蕃的回信,也极尽谦卑,说只是惩戒吐谷浑王对吐蕃的挑衅。

并派出大量使者,携带重宝美色,在朝中游说。

如今来看,这全是吐蕃人的缓兵之计。

怒归怒。

但李治是成熟的帝王,不会因怒而兴兵。

是实实在在被吐蕃碰到了底线。

想要毕其攻于一役。

想要一战,能如昔年太宗朝的松州之战一样,换来数十年的边境安宁。

无数念头,自李治脑中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