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未来的方向

三国之银狐 玩蛇怪 2355 字 3个月前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消化整个北方,开始做土地改革,清算世家,推广农业、教育、科举,提高生产力,恢复一个太平盛世。

如今南方不仅仅有沤肥技术和占城稻提高粮食产量,唐朝才出现的曲辕犁、简车,宋朝出现的秧马、水稻秧播等等都已经出现,对生产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宋朝的生产力以半壁江山养活了一亿人,这也意味着一旦这些技术全面推广开来,汉朝的生产力就能翻一倍,不再是以前鼎盛时期五六千万人,而是上亿。

虽然再怎么弄终究逃不出农业社会的低效生产力,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这不是一个短短几十年就能让一个农业国家转为工业国家的时代,而是一个从零开始的世界。

沉晨就算再厉害,他也做不到徒手撸出钢铁厂、冶炼厂、工业化,所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只是第一步,而光这一步,也许大汉就要走很久,需要很长的时间。

接下来,他的任务其实并不比消灭曹魏来得轻松。也许有生之年都完成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但能给未来打下一个基础也挺好。

想到这里,沉晨就说道:“兄长还留在邺城,是打算北上消灭公孙渊吗?”

“公孙渊只是小患。”

诸葛亮摇摇头:“现在北方边境时有乌桓鲜卑寇略,我打算派人北上至幽州去。”

他说的是派人,而不是领军。

沉晨点点头。

诸葛亮随后又说道:“这些事情之后再说,晓卿先来说说你的事情吧。”

沉晨指着自己笑道:“我能有什么事情。”

诸葛亮亦是笑了起来:“我与晓卿相识三十余年,岂能不知晓你的心事,曹魏覆灭之后,你心里是不是愈发觉得无趣?”

“是有些无趣,懒洋洋地提不起干劲。”

沉晨打着哈欠伸了个懒腰,这在以前是从不会有的事情,就算再累再困,也都会保持着精神的集中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

但现在危机解除,忽觉得自己天下无敌,没有了对手也没有了仇人,一下子就松懈下来,整个人轻松无比。

诸葛亮摇摇头道:“晓卿,天下尚未完全安定,我们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这些事情就交给别人去做吧。”

沉晨抬起头看着帐篷顶,慵懒的说道:“反正不管是打胡人还是公孙渊,我都不想去。”

倒不是他已经彻底懒惰或者是瞧不起胡人和公孙渊。

五胡乱华的事情他一直记着。

只是至少晋朝前的胡人......怎么说呢?

用吊打都不为过。

历史上三国时期,任何一个国家面对自己边境的胡人,基本上都是轻松平定。

五胡乱华不是胡人强大,而是晋朝的统治阶级太蠢,内乱大幅度削弱了自身力量,加上引狼入室,最终酿成悲剧。

如今大汉重新一统,铁板一块,各地治理只要提上日程,有个三五年恢复,又很快能回到强盛时期。

到时候别说边境胡人,就算是檀石槐复生都没用,让邓艾或者姜维去,都能封狼居胥。

所以沉晨对这些胡人其实没太大兴趣,到时候汉朝对外用兵的时候,已经不需要他这种级别的存在出马,锻炼一下邓艾姜维等小将就行。

听到沉晨的话,诸葛亮认真且严肃地看着他:“晓卿,这可不像是你,你以前总说人生应该有追求和目标,怎么到了现在,反而自己变成了这幅样子呢?”

“兄长。”

这次换沉晨严肃坐起来,认真地看着他道:“道理我都懂,甚至比你懂得更多。我当然知道我应该做什么,只是现在我确实有些心情方面的问题,这跟心理有关。你也不用太担心,我自己想得很明白,只是让我稍微放松一下心情,然后我自己会去做该做的事。”

诸葛亮继续看着他,看了很久,才叹了一口气道:“那你接下来打算去做什么?”

“向陛下告个假吧,回家一趟,去看看先帝,或者去各地走走瞧瞧,有些事情只有自己想开了,才能解开。”

沉晨想了想,倒不是他矫情,而是现在确实没什么奋斗目标,所以他就必须要考虑下一步。

因为推广生产力这件事情不需要他去做,如今南方科举取士,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等都是沉晨书里说过的道理,很多科举考出来的考生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