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叡驾崩,曹植登基

三国之银狐 玩蛇怪 2411 字 3个月前

曹植面色沉吟,心中却不置可否,曹魏的崩塌,关他屁事?

曹叡见他面无表情,就继续说道:“朕知道你心中有恨,但如今国家已危在旦夕之间.....难道你就眼睁睁地看着太祖打下来的江山,毁于一旦吗?”

这是在打情亲牌和苦肉计。

陈群也劝说道:“赵王,现在国事糜烂,南方咄咄逼人,非不能有明主继承大统挽救江山。太祖子嗣中只有赵王为天纵之才也,至于其余子嗣,皆不在邺城。何况陛下之子......”

说着他看了眼毛皇后拉的那个孩子。

曹叡一生当中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但他的子嗣都早夭,长子清河王曹冏前年夭折,繁阳王曹穆夭折于公元229年,也就是明年,幼子安平哀王曹殷生于公元231年,夭折于公元232年,现在都还没出生。

毛皇后拉的那个孩子就是曹叡的次子繁阳王曹穆,历史上他明年就夭折了,纵使现在还没死,可他只是个三四岁的幼童,基本上坐上了皇帝这个位置,跟葬送江山没什么区别。

所以曹叡完全没有选择的余地,陈群挑选曹植来,除了曹氏其余宗室多不在邺城以外,最重要的是曹植确实有才能,且现在正值壮年能坐稳这个皇位。

归根到底。

世家大族们不在乎皇帝是谁,在乎的是自己的家族利益能不能得到保存。而他们与南方大汉有天然的利益立场矛盾,那自然只能支持曹氏。

如今曹魏即便是江山破败,摇摇欲坠,但因为世家惧怕南方的大汉剥脱他们的人口和土地,所以还是在对曹魏鼎力支持,就像江东世家支持孙权一样,现在曹魏还有二十多万人马。

要是曹植能够坐上皇位,并且依靠残存的这些兵马打一些奇迹般的战争,获取喘息的时机,那么曹魏未尝不能苟活下来,江山就能得以保存。

但如果曹氏上了一个三四岁的皇帝,世家大族们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曹魏要完蛋,还不如趁着现在早点投诚。

兴许现在投靠过去,还能利用出卖曹家以及上缴绝大多数人口土地,得个一官半职换取家族有人在南方汉朝为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家族利益。

毕竟一个有才干的壮年皇帝和一个三四岁的孩童皇帝,谁能稳定人心,不言而喻。

因此实际上以曹叡的聪明,临死之前已经能够想明白,要是他传位给自己儿子曹穆的话,大魏肯定要亡国。

所以还不如把皇位让给曹植,万一他就保住了曹魏江山呢?

但他们这么想是一回事,曹植现在愿不愿意接这个位置就又是另外一回事。

虽然曹叡知道自己要死了,临死前传位,可谁都知道,下一个接手皇位的人,接到的不是执掌天下的权力,而是一个烫手山芋。

因为如今曹魏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基本上谁接了这个位置,当曹魏亡国之君的可能性非常大。

所以曹植根本不愿意。

何况这些年来被曹丕曹叡父子的打压心头上也是满满有了怨恨,怎么可能还想当他们父子的替罪羔羊,到时候若亡国了,他就是名列青史的亡国之君。

因而听到曹叡和陈群的劝说,曹植还是摇头道:“陛下,臣自然是愿意为大魏赴汤蹈火,然陛下子嗣尚在,传位给臣,名不正言不顺,世人怎么会服呢?还是请陛下传位于繁阳王,有长文等国之栋梁辅左,必能保佑大魏渡过难关。”

“皇叔......咳咳咳咳......”

曹叡剧烈咳嗽,双目眼神逐渐涣散,声音已是很微弱,近乎哀求地说道:“难道皇叔真的要眼睁睁地看着大魏......咳咳咳咳......朕与父皇确实对不起你,可太祖和太皇太后.....皇叔就真不念旧情?”

说到最后,嘴角溢出血来。

众人顿时骇然,知道曹叡是真的已经到了大限,陈群急忙对曹植劝说道:“赵王,还请赵王以大局为重啊。”

“我......”

曹植看到曹叡那可怜兮兮的模样,一时就变得无比犹豫起来。

们心自问,对这个位置有过渴望吗?

自然是有的。

不然当年他也不会和曹丕争夺储君之位。

但这些年被曹丕曹叡父子的打压,以及对父亲后来抛弃的怨恨,也让他对曹魏已经感受不到太多归属感。

再加上从今年年初到现在一直被曹叡敷衍了事,对他的康慨激扬全当看不见,等到濒临灭国才想起他,同样消磨掉了曹植最后那点爱国之心。

所以面对这个烂摊子,曹植已经不想接手,只希望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命运。

然而真当曹叡求他的时候,曹植还是有些心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