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孙权密谋,新的局势

三国之银狐 玩蛇怪 2320 字 3个月前

所以要是有人能够在后方检举叛乱,那势必会对那人重赏,因此在这样的利益纠葛下,说不好就有人哪怕对刘备心怀不满,也依旧会选择倒戈叛变。

毕竟江东世家不满者有三,一是刘备集团对他们的土地和人口进行剥削,打压他们的基本盘。

二是江东世家加入得太晚,政治地位太低。

三则是刘备对待他们的态度并不重视,有荆益世家,无需要江东世家。

因而一些江东世家对刘备集团抱有抵触心理也很正常。

但要是检举了孙权,这三者自然就变得不同了。

刘备肯定会对检举者大举提拔,同时也会放宽他们的田地和人口,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届时不比已经垮台的孙权混强得多?

甚至可以说,真这么做的话,肯定有不少嘴上说着不出仕刘备,怀念孙氏的世家选择倒戈。

作为与世家融合度最高的孙吴政权领导者,孙权比谁都懂世家的尿性。

想到这里,孙权的脸色顿时严肃起来,认真地点点头道:“不错,伯良所言甚是,孤差点一时心急,坏了大事。”

傅骏便问道:“那依吴侯的意思,我们还联络他们吗?”

“联络!”

孙权沉声道:“但不能以孤的名义,我列几人名单,都是孤信得过的忠义之士,到时候让他们出面,以曹丕的名义联络他们,而且此事要尽量做得隐秘,越少人知道越好。”

“是。”

傅骏应了下来,现在孙权被囚禁在府邸,也只有他能够利用采买的机会出府去联络人手了。

当下到了翌日,傅骏就马上出了安乐侯府,开始按照孙权部署行动。

而到了七月份,北方的局势再次发生了变化。

曹休大败之后,曹丕知道现在再想韬光养晦,以逸待劳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只能调动后方预备役兵马,向南方增兵。

河南前线曹军战兵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之众,淮南也增兵了八万,加上潼关、河东以及并州的守军,曹魏四十余万大军,除了一部分留守在北方边境的之外,几乎全部出动。

甚至就连在河北、青州等地用来平叛的兵马都调了回来,以至于后方民乱愈演愈烈,有十余股大大小小的力量在曹魏后方作乱,让他的后方很是不稳。

只是相比于大规模叛乱,这些叛乱都只是各地小规模民乱。如今北方世家大族基本都支持曹魏,因此这些小患曹丕都交予了世家处理。

虽然这无疑又是给世家一次壮大的机会,毕竟世家平叛后俘虏的人口、攫取的土地都不会收归国有,最后会落入他们的口袋,但总好过让民乱发展势头越来越猛,威胁曹魏的统治强得多。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皇权没办法把世家压制得太死,只能勉强做到平衡。

现在曹魏底蕴尽出,与刘备正式展开国力之间的拼死交战。

双方体量太大,几乎都用上老命。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南方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征召士兵的工作就越来越繁重了起来,每天都有很多青壮应征入伍,随后被编入队伍开始训练。

青壮入伍得太多,又势必会造成农业发展受阻,使得底层百姓生活质量比前两年相对较差,生存也愈发艰难起来。

唯一的好消息是休养生息这几年刘备积攒了大量的粮草,后勤压力倒是不大,只是总得来说,双方直接动用的人手都已经超过了百万,青壮劳动力大量被送到前线,对于汉魏两国的国力是一个严重的损耗。

一直到章武六年,黄初七年下半年,也就是公元226年11月,双方依旧在僵持。

沈晨将骑兵都派去了河南,自己带着数万步卒占据着长安,威胁河东。关羽打退曹休之后,继续包围合肥,合肥城池摇摇欲坠,已经有被攻破的风险。

而河南方向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兵,特别是在沈晨把两三万骑兵送过去后,刘备在平原上的机动性大大增强,实力飞跃增长。

这使得原本曹丕急于决战的心理也渐渐平息下来,到了年底,他的身体反倒是出了问题,亦是时常咳嗽不断。

便就在双方紧张对峙的时刻,荆州南郡,汉朝首都襄阳丞相府。

诸葛亮获得了一封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