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水淹江东

三国之银狐 玩蛇怪 2350 字 3个月前

沈晨摇摇头道:“前些日子暴雨,南面山洪爆发,你知道为什么舒水没有因此而暴涨吗?”

张南惊讶道:“将军把那些山洪给蓄起来了?”

“是啊。”

沈晨笑了笑道:“而且不止是山洪,还有数条小河,也挖建了大量的蓄水坝。”

水攻的奥秘就在于挖建蓄水池,普通一个鱼塘大小的蓄水池当然存不了多少水,要想起到像现在这样瞬间让河水暴涨二三十米的效果,至少得一个两平方公里大小的湖泊才行。

但要想在山里挖建那么大一个湖泊,还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蓄水存水、坚固堤口、开闸放水等一系列操作,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先不说人力物力能不能做到,单说要想修建这么大的蓄水湖,就需要强悍的工匠技艺,而且只能建在上游。

所以周瑜和鲁肃根本不相信沈晨能够用水攻。

可他们却忽略了好几件事。

一是前些日子东南丘陵还在下雨,山洪持续爆发,水资源极为丰富,根本不需要用舒水里的水来做蓄水之用。

二是沈晨原来是干设计工作的,曾经是建筑设计师,在山里设计建造湖泊并不难。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并不需要修建一个巨大的湖泊。

由于山林当中到处都有山洪和支流河溪,沈晨只需要派人在那些宽不过二三十米的小河修建拦截用的堤坝,然后在两岸开挖蓄水池。

只要山洪与小溪小河足够多,那么十几个小型蓄水湖同时开闸放水,短时间内巨大的水流量一起涌入舒水当中,就能够造成大湖决堤的效果,让舒水的水位暴涨。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需要利用好山里的地形、河流的走势以及最近暴雨的天气,就能够做到这一点。

而其中还有个问题就是人工。

虽然不需要挖建大型蓄水湖,只需要挖十几个小型蓄水湖,以他们这点人根本做不到。

但山越人可以。

根据历史记载,陈仆和祖山部各有数万人,加起来人数足有十余万。

在他们的帮助下,沈晨于一个月内挖了大概十六个蓄水湖,用以承载舒水上游的山洪和溪流水。

这些蓄水湖都不大,每个蓄水湖的水量约在数万立方米到十多万立方米之间,总储水量可能在二百万立方米以上,大概是七分之一的西湖蓄水量。

看上去好像挺多,但舒水作为一条中小型河流,每天的水流量在千万立方米以上,能在一天之内灌满整个西湖。

而长江黄河这种超大型河流,每天的水流量则在数十亿上百亿以上,如果不流入东海对人类是一场灾难。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沈晨仅仅只是截取了舒水每天水流量的五分之一,在一瞬间释放出来而已。

就好像如果一个月每天都会下一几个小时雨,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可要是把一个月的雨集中在一天下完,就会形成洪灾一样。

沈晨也是利用这一点,并且分散修建蓄水湖,防止江东的斥候趁夜沿河南下去查看有没有蓄水大坝。

甚至由于这些蓄水湖实在是太小,拦截的堤坝也完全是用木头、石块垒砌,在完成了蓄水功能后又蔓延了出去,造成舒水的水位并没有下降,成功迷惑了江东军。

现在的效果也十分显著。

短时间内释放出二百万立方米的洪水,几乎是舒水这条河流的五分之一,直接把乌岭到石岭两岸淹了个遍,连绵数十里下来,以舒水的排水量根本不足以将这么多水泄掉,导致整片山林都被淹没。

山脚已是一片波涛翻涌,浑黄的洪水上各种人、畜、树叶、木头、船只碎片飘荡,很多人就这样沉入了水底,被洪水淹没,更多的人则是勉强漂浮,被水流卷向下游。

所有在乌岭上方的江夏水师都呆呆地看着这一幕,大自然的恐怖给予了他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感,以至于让很多人都觉得双腿颤栗抖动。

而就在这个时候,后山传来连绵不断的号角声音,使得周边的荆州兵频频往后山的方向看去。

“差点忘了。”

沈晨一拍脑门,拎起了放在地上的箭筒背在背上,左边腰间悬挂着环首刀,右手提着一张弓,对身边直属于他的数百士兵呼啸了一声说道:“随我来。”

将士们呼喝着三三两两,跟在他的身后,向着后山的方向而去,顷刻间队伍就有了两三千人,而更多的士兵还在加入其中。

这场战队对于他们来说,也充满了波谲云诡,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意识到后山似乎还有一股敌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