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战术反制

三国之银狐 玩蛇怪 2368 字 3个月前

所以往往疲敌之计只需要用数天之内就能成功。

当然这种情况一般多用于自己兵马数倍于敌人的情况下,多番骚扰让敌人一直疲于奔命,若是人数相当,疲敌之计在短时间内也很少能起到效果,往往要经年累月才行。

奈何我军兵少啊。

鲁肃忍不住感叹。

“校尉,我军兵少,敌人彻夜袭扰,令我们疲于奔命,若是不管的话,就怕来次真的,这可如何是好?”

韩当跟着孙坚孙策南征北战多年,自然知道对方的打算。

鲁肃看着城外依旧鼓噪的声势,沉吟片刻,说道:“要想解决也容易,就看将军有没有胆色!”

“哦?”

韩当不悦道:“我跟随乌程侯与吴侯纵横南北多年,连西凉都去过,又有何不敢?”

鲁肃便说道:“既然如此,将军可领三百人出城,埋伏于后山,待敌人再次来鼓噪声势,我亲自领五百人出击,将军则同时进攻,前后夹击,击败他们来犯的敌人。”

“出城?”

韩当大惊道:“守住城池就已经十分勉强,还出城作战,若他们大举来犯,岂不是将皖口拱手想让?”

皖口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可以说截断了周瑜的退路。

现在周瑜的战略就是趁着黄祖退军,袭击黄祖,然后顺势占领柴桑、寻阳,甚至有机会直接杀入江夏,将江夏郡的沿江诸多城池占据,伺机进攻荆州。

而沈晨的战略目的自然是控制住皖口,逼周瑜退军。这样周瑜的退路被截断,他自然没办法进攻江夏,只能撤退回皖口。

所以现在的这场皖口争夺战会变得非常重要,一旦鲁肃韩当守住,或者沈晨刘琦攻下,都会达到他们各自的战略目的,并且对方的战略目的则全盘失败。

因此韩当对于鲁肃出城的建议,是万万不能接受。

然而鲁肃却劝说道:“连将军都觉得我们出城是必败无疑,难道敌人还会觉得我们敢出城吗?所谓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有的时候要想胜利,就必须先为不可胜,不然若继续守下去,将士们军心不稳,必为其破灭。”

“嗯。”

韩当沉吟许久,为鲁肃的大胆折服,沉声道:“好,那我就领兵出城。”

城外的鼓噪声还在继续。

二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比如先派斥候出去侦查情况,然后再部署人马从北门出去,爬到后山靠近东门的地区埋伏起来,等城内人举火为号,一同进攻。

那边城外的鼓噪声持续了约两刻钟终于停了下来,鲁肃就派人出城查看,黑暗当中斥候发现了敌人的骚扰部队,此时正在撤往后方。

安庆亭位于皖口西南面的长江边上,从地形上来说,皖口的后山,也就是后世安庆市狮子山,山脉会连绵往东去。

这样安庆亭的西北方向就是皖口城,而正北方向则有一片属于狮子山的余脉。

因此此刻刘南带领的一千骚扰军队就位于皖口的东北方。

皖口的斥候回来禀报,报告了那边的情况。

鲁肃从容做出布置,他认为敌人很有可能在狮子山周边布置岗哨,时刻观察城内的情况,所以韩当应该稍微绕远一些,从狮子山北面绕到东面去。

韩当接受了他的建议,很快领着三百人趁着夜色出了北城门,向着西北方向要绕七八公里从狮子山南绕一个大圈到东面。

而鲁肃则思索片刻,又命令士兵们用木头做支撑,上面捆绑稻草,准备一些鱼膏油脂放置在城头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又过了半个时辰,城外的鼓噪声再次响起。

沈晨亲自带着二百护卫来到了城池东北面的狮子山脉一个小山丘上观望着城里。

因为离得有一两公里,看不清楚,只隐约能见到城头上最少有近千人影在不断来回穿梭,对于城外的声势颇有些疲于奔命的感觉。

显然他的疲敌之计起到了效果。

“将军。”

一旁斥候队长笑着说道:“城里的人时时刻刻不得休息,他们很快会精疲力竭。”

沈晨微微点头道:“嗯,让后面的将士们好好休息,日出前准备进攻。”

“唯。”

斥候队长就派人回去向刘琦和曲敢报告。

沈晨继续观察着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