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8章他们要的是全世界

重返1998 笔舞春秋 1569 字 3个月前

针对于东方世界的顶层设计,塞恩还提出了第二个方向。</p>

从非必须品成为「刚需」。</p>

两者结合,方能让这种理念根深蒂固。</p>

塞恩表示,他曾在华夏留过学,对于东方人的人性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去研究。</p>

他提出东方人的思维模式与西方不同,习惯于「追随」和「攀比」。</p>

所谓追随,就是跟风。</p>

别人有的,我也一定要有。</p>

别人怎么做,绝大多数人怎么做,那么我一定就得怎么做。</p>

不然,「我」就是异类。</p>

所谓攀比,只的是东方人的「好胜心」和「好强心」。</p>

简单来说,是一种曾经被极度压迫后,由自卑和不自信的心理作用所映射出的一种心理状态。</p>

他们热衷于表现出自己的强大,热衷于听到别人不如自己。</p>

无论是国度内外,都是如此。</p>

所以当一个身边的朋友「过」的比自己好的时候,那么他们心理的那种映射作用就会愈发的强烈。</p>

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年代。</p>

「别人家的孩子。」</p>

「别人家的丈夫。」</p>

「别人家的老婆。」</p>

「别人家」</p>

这种隐藏在最不显眼处的话题,在塞恩看来却是把东方人的人性摸的透彻。</p>

所以在他的顶层设计上,多了一项针对于这种人性的「属性」。</p>

一旦这种商品被转换成了某种「刚需」,那么就会呈倍增学的效应扩张开来。</p>

十传百,百传千,直到遍地开花。</p>

别人有,我也一定要有。</p>

不然,我就是不如别人。</p>

而如何把这种非必需品完成一个向刚需转化的过程,就需要在顶层设计上花费功夫了。</p>

至于他们是如何做的,江洋此时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答案。</p>

拿当代一对年轻的夫妻来举例。</p>

掏空父母的积蓄,压上自己的未来,背负上30年的债务。</p>

却没有想过在如此快速的时代发展下,30年后的房产已经不再适合他的子孙居住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