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9章兴师问罪的源头

重返1998 笔舞春秋 1593 字 3个月前

晚上十点,新特区指挥部。</p>

窗外,数不清的机械在嗡嗡的工作,深夜泥泞的道路上亮起了一盏盏的明灯,如夜空呼应。</p>

有风吹进来,是凉的。</p>

并不是很大的办公室里,站满了气势十足的男人们。</p>

这里的男人在东南亚非同小可,随便拎出去一个,那都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人物。</p>

顶尖的正客,顶尖的军阀,顶尖的权力者们。</p>

环境虽简陋,但每个人都认真以待。</p>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新特区与波刚冲突一事是小,它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就大了去了。</p>

新特区之所以建立,说到底还是老、缅、泰三方想要拉动地方经济,打开与促进三国在东南亚甚至全球的超自由贸易局面。</p>

从另一个层面讲,是想跟北边的那头雄鸡搞好关系。</p>

非要往细了说,是想破镜重圆。</p>

东南亚诸多个小国一直都是排华的。</p>

这边的人民与百姓,在不久前的若干年也是排华的。</p>

他们的排斥北边,他们的人民也排斥北边。</p>

归根结底,是受了海对岸那些资本国家的操控与影响,是想讨好美國这个大爷。</p>

从国际局面上讲,东南亚的诸位小兄弟们隶属于雄鸡脚下的要塞之地,无论是经济、正治还是军事层面,对雄鸡而言都占据着非同寻常的意义。</p>

美國是个把野心开拓到全球的国家,他是不允许也绝不可能看着这些小「兄弟」们跟北边的那头雄鸡亲近。</p>

挑唆、威胁、教导是美國的惯用手段。</p>

于是之前的很多年里,在整个东南亚地区之中,对华夏的偏见和排斥是根深蒂固的,也是早就遗留下的问题。</p>

在那段时间里,整个东南亚对华夏,对华人的排斥已经达到了咬牙切齿的地步。</p>

他们的不允许百姓了解任何关于华夏的事情,甚至不允许人们学习汉语,以及做任何跟华夏有关的生意。</p>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1989年才有所好转。</p>

最起码版纳边境之外的老、越两国的态度发生了些许的转变。</p>

在接触华夏,迎接华人之时,才给了些好脸色。</p>

最近几年来,华夏的崛起是有目共睹的。</p>

美國的霸权在逐渐衰落,其野心之丑陋逐渐公之于天下。</p>

脏的永远是脏的,是永远见不得阳光的。</p>

一旦经过暴晒,那么公道自在人心的道理就永远不会过时。</p>

穷与弱小的国家,是没有权利选择与谁亲近的。</p>

他们的人民,也没有权利选择与哪些人去亲近。</p>

当华夏逐渐脱离了与资本国家之间的关系,甚至要「自立门户」,由不得你美國当老大,而美國又无可奈何之时。</p>

有些人便早早的醒悟了过来。</p>

原来,北边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北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