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宝贝儿+番外 喜了 873 字 3个月前

“铛,”一声衣衫擦铃的轻响——如果是如同她往日里自己摇响得还好了,起码能惊醒她!——只见,雪银河大睁着眼向后仰坠下去,落入软软的榻上,而后,慢慢,慢慢,合上了眼……这一合眼,就是男人们的“地狱时刻”开始了。

哎,也是,什么都“过犹不及”,

连小舞都懂的道理:庆爷爷明明白白警告过他,施咒不能自心迷,否则,魇的,可是自己!

雪银河,这可不就走火入魔了……

第233章 233

安静,是一种哲学。

橘悦从前就对魏晋朝名士们的精神世界保有景仰,有一个人,因这些时被银河反复对他提起,再次被老橘重新重视起:他就是陶渊明。

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天朝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确实做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于是,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

橘悦的谋臣们不懂,为何明明他已是扶持十七世复位的第一人,却最终选择不返朝!——他们若知老橘这一决定来源于一个女人,不知又该作何想法。当然,他们永远无法抵达老橘的内心深处,他们并不知,老橘早已将这个女人“奉为他一生吉星”,她给他带来太多的幸运了,他必得听她每句话……

是的,银河自遭受巨大打击后,一直沉浸自我与佛学世界里不愿出来,不过与老橘还是有联系,但谈的,深奥许多。

老橘虽从通话里觉察出银河的异常,却,愈加迷信她。因为,你细品,她说的每句话着实有意思:“您着实该学学陶渊明,

在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自我’,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处‘自我’里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自我’的所在。

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细想想,这“田园”不正是内心的平静,也就是最好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