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天才还是牲口

大明征服者 酒老五 1043 字 2022-08-29

“这次一共录取了多少贡生?”朱厚炜再问。

“回陛下,此次会试成绩达标的举子共计两百九十四位。”

敢情倒数第二?

“把范和的卷子拿来给朕看看。”

“遵旨。”任兴转身而出,片刻后便取来几张试卷,很显然,这家伙早有准备……

四书五经题,朱厚炜没有兴趣去看,主要是看也未必能看懂,而且范和写的文章依旧是中规中矩的八股文,这实际上也不能怪当今举子。

朱厚炜改革科举确实说了文体无需局限于八股文,但是这些第一次参加改革后科举的举子,往年自己做文章写八股文早就习惯了,你让他们去用别的文体来写文章,那不说适应,至少也得会才行。

范和就属于这一类,从平时练习到府试到乡试甚至会试,一辈子都在钻研八股,他写应试文章不用八股才怪。

这种现象想要改变,在朱厚炜看来起码要经过三五次的科举之后才能有所改观。

当然,这本身就不是操之过急的事。

朱厚炜将三张四书五经卷子的评分看了一下,发现果然和自己想象的差不多,二十位同考官给出的分数大多是三分,只有一个四分,然后还有两个一分……

三张卷子综合评分六十一、六十二、六十三……

尼玛,这典型就是在悬崖边上跳舞,六十一分那道四书题任何一个同考官只要少打两分,他么的范和这位牲口级别的数理化天才基本上也就拜拜了。

新科举的制度就是这样,只有三道题每题达到六十分以上,那么卷子才会出现在主考和副考官的跟前,要是五十九……

那就算策论写的再好,辅科全部满分都没用!

这种制度合理不合理无需多谈,但是可以参考一下后世的高考。

比如高考的时候考生的语数外三门主科的成绩加起来没超过两百分,那么就算文综或者理综满分也鸟用没有,什么985,211,双一流基本上是不用想了,凑合着上个大专得了。

新科举制度说起来是四加二,可真要严格来算的话,应该是三加一加二,这也是当前儒家坚守的最后的一点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