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乡学建疏

大明征服者 酒老五 1031 字 2022-08-29

“湖南和南直隶一样,但凡捐资修建乡学之商,皆可获得冠名权,比如周东家捐的这二十所乡学,皆可命名为周博乡学或者周氏乡学等等,如何命名,皆由诸位东家自专!”

“我等明白。”众商纷纷点头,王守仁在南直隶兴学之事,众商都已经打听的清清楚楚,这冠名权,众商自然也知道。

“既如此,本官也不多言,诸位东家这便去登记,将要捐学的数量和地址录好了,以后得闲,本官当在府城设宴,款待诸位捐学之盛情。”

王守仁端起茶盏,众商会意,纷纷告退。

等到众商离去,王守仁回到书房,展开奏章开始奋笔疾书。

想当初王守仁被任命之后,是怀着空前壮志,想要以兴学之事来磨砺自身的圣人之道,然而只有身处其间,才知道当初的想法有多可笑。

按照天子的规划,是要以乡学为基石,面对寻常穷苦百姓来开启民智,然而全大明有多少乡镇?

简直多如牛毛!

凭借一个巡学衙门,想要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至少在初建阶段可以说的上是难如登天。

利用商贾,是用官身和名声来强压,让那些根基不深厚的商贾明白,与其为了区区万两银子就去得罪一位二品重臣,这样的代价值得不值得,这就叫权衡利弊,商贾的心里面自己都有一杆秤,他们自己能衡量出来轻重。

至于名声则是推波助澜,商贾名声不好,尤其是大商,哪怕你再如何有钱,寻常百姓一边羡慕,一边还会在你背后吐口水,说你为富不仁,说你浑身铜臭。

现在商贾捐学,造福于桑梓,这种质疑声必然会小很多,商贾们也不会拒绝这种行小善搏大名的机会,只不过他们平时或许会做做修桥铺路这一类的事,这可能是自发也可以是官府要求,只不过现在换成了建校,而施压的变成了朝廷罢了。

抓住商贾逐利的心理,让他们知道天子有多重视兴学,让天底下的商人觉得有利可图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