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反对屁用没有

大明征服者 酒老五 1024 字 2022-08-29

很显然,天子更注重的还是天津卫船厂,拨给兴王五十名船匠,这些船匠都是广东、江浙一带的沿海居民,有不少祖上都是船匠,当年三宝太监打造龙船巨舟的时候就曾经参与过,手艺自然也会传给后世子孙,只可惜因为海禁,就算有在牛叉的本事,也是无用武之地罢了。

当初朱厚炜在湖州的时候,就派人去沿海寻找船匠,只要手艺好的一律招揽,然后扔在作坊区内研究打造战船,如今终于有了派上用场的时候。

除了工匠,还有一千战俘,除了战俘,嘉靖帝还从天策军拨给兴王三百火枪兵!

一连串的举动,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到嘉靖帝对于兴建天津卫船厂,进而建立起一支强大水师的决心。

当然,朝堂上也免不了微词,之所以有非议,一是因为海禁。

海禁乃是大明国策,更有片板不得下海的祖制,这是因为明初时候倭国海匪横行,为了不让沿海百姓勾结倭寇为祸沿海,更是为了杜绝海上走私,所以才会实行海禁政策。

然而事实上这条政策屁用没有,反倒还起了反作用。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海当然得吃海,沿海百姓本身就靠着大海的收获来养家糊口,海禁一开,生路都被断了……

为了能活下去,越来越多活不下去的沿海百姓选择了入海成为海匪,到了嘉靖朝,东南倭寇俨然成了大明继北方之外的又一大患。

大明一百多年以来的朝臣中不少也是沿海人,他们当然知道海禁政策有多草蛋,所以提议开海的也不是没有,只可惜开海禁必然会影响到内陆官商的利益,于是开海就成了无稽之谈。

反对派高举祖制的大旗,别说朝臣就连皇帝都得避其锋芒,大明的皇帝可不都是朱厚照和朱厚炜这种完全不把祖制放在眼里的货,他们的顾忌自然更加助长那些喜欢举大旗的朝臣的嚣张气焰。

祖制这玩意,你在乎,它就是上方宝剑,你不把它当回事,它连烧火棍都不如。

现在的大明已经没谁会拿祖制出来和嘉靖帝抬杠了,因为没用,当然以文官们锲而不舍的精神外加喷子们的口水,不是你不把祖制当回事,他们就能轻易放弃甚至屈服的。

但是反对和开喷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让皇帝能够接受自己的意见,然后从善如流,顺便为自己邀名的。

但是当所有朝臣发现嘉靖帝不是不当回事,而是当放屁之后,用祖制来说事的声音渐渐也就没了。

因为你不管怎么说都没用,皇帝装聋作哑,呕心沥血写上去的折子直接被扔进了犄角旮旯,然后皇帝该如何还是如何,你能怎么办?

辞官?伏阙?死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