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钱庄生息之道

大明征服者 酒老五 1034 字 2022-08-29

《红楼梦》这样的旷世名着,朱厚炜还没那个本事把默写出来,不过大致情节他还是知道的,于是提供主线,自有班子来组织情节唱词。

王府的生意除了酒楼以外便是钱庄,不过钱庄的生意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做,永王府的信用确实是建起来了,但是钱庄想要赚银子靠什么?

靠网络,靠放贷!

所谓网络就是遍及天下的钱庄网,钱庄开的越多,这通存通兑才能让商贾心甘情愿的把银子存进钱庄。

如果仅仅只是在湖州府或者周边开几家钱庄能有多大受众?

商贾行商最麻烦的事之一就是银子和货物的运输,不但会带来大量的损耗从而增加成本,还会有风险,这年头做无本买卖的蟊贼可不在少数,想要保证安全,就得雇佣保镖,这又是一项成本输出。

如果湖州的商人拿着银票可以在北京的钱庄直接兑银子,别的不说光是转银子的损耗就能降到最低,如果真能有那么便利,钱庄的信用又能保证,哪个商人也不傻,左右不过是存息和取息罢了,与运输成本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朱厚炜不是没有能力让钱庄遍地生根,不要说是开到北京,就是开到乌斯藏,他都能做到,但是他不能!

朝中的大臣可以允许一个藩王做生意赚大量的银子,但是绝对不会想要看见一个藩王拥有一个商业帝国,这个帝国甚至能控制大明的经济命脉!

当然,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么大一块蛋糕,却没有他们的份!

另外就是放贷,放贷的本质是借钱给周转困难的百姓维持生计,还有借给商贾用于生意周转。

寻常百姓能借多少银子?就算基数大,朱厚炜也没打算逼的小民破产,怎么可能借贷捞钱。

而商贾都是以本谋利,也就是说他们有多大的本钱才会去做多大的生意,甚至做的生意只需自己本钱的一两成,这是国人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忧患意识,你让商贾寅吃卯粮,至少在这个时代很难行得通。

想让商贾借钱庄的银子,除非是大工程,而且是有绝对保障,绝对有的赚的工程,这种工程在后世遍地都是,在如今的大明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