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残酷的道德

心灵学者 稀饭悬浮猫 975 字 2022-08-29

受到重伤,却还未死去的山鸟氏战士,正一个个结束自己的生命,而那些做不到的,则拜托同伴帮忙。

他们把燧石打磨成的匕首送进自己的要害,让鲜血染在山鸟氏的神坛前。

“……这是?”苏晓看向舟。

舟有些难过的回答:“他们重伤了,恢复不过来,选择化身为天空的山鸟,刚刚那场庆祝的大餐,是他们于人世最后的道别。”

苏晓默然。

此时,他想起学习《世界心》人部六篇附带的资料中,提过原始社会的道德问题。

“在原始社会,狩猎采集者只能很有限的控制死亡和自己的人生,相应的,他们必须诞生一个心理机制和文化机制,来应对突如其来的死亡,饥饿和灾难。”

“在那个时代,现代伦理讨论的许多两难困境,根本就不是问题,如果一个成员得了重病或者无法治疗的重伤,最好把他杀死。如果天气变冷或者食物不够,那就放弃老弱病残吧。”

“对于那时的人来说,生存不是理所当然的事,而是无数神灵的恩赐,死亡才是永恒的常态,是如影随形的梦魇。”

苏晓没去干涉他们的行为,只默默看着,如他所说的那样,是个旅行者。

在农业文明出现之前,谈论他所熟知的“道德”是愚蠢的。

苏晓知道,改变这一切的,不是一位站出来指责他们作为的圣母,而是农业。

农业!农业!农业!

没有农业,即使不考虑突如其来的战争,每位猎人也时时刻刻在与死亡打交道,被动物杀死或者打伤会死,找不到足够的食物会死,天气太冷会死,吃到有毒的蘑菇会死……

因此,他们的心理和精神文明,必然会去适应无时无刻的死亡,死亡是常态,生存是侥幸。

只有当人们播撒种子,并确认它们在遥远的将来能长出食物,人们才会开始相信,只要他们足够努力,种植足够多的粮食,就有足够多的食物,他们就能活下去,就不会突如其来的死去。

农业才是现代文明“道德”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伦理的土壤。

苏晓看着下方的场景。

最后,所有的伤员都离开了人世,人们围着他们的尸体,跳起了祈祷和祭祀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