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就算这是真的,呼唤他的这个真的是他的妈妈,那么圭明就又有话讲了。

你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我,照顾过我,等我长大了,习惯没有妈妈的时候,已经不需要你了的时候,哦,你又记起我了,想起自己有个流落在外的儿子,母性大发想做我妈妈了,然后我就要高高兴兴地接受你,认可你,凭什么?

是的,圭明这会儿早就由爱转恨了。

换个说法就是,他黑化了。

但是他黑化跟一般人黑化不一样。

比如说一般没有父母的孩子看到别人一家团圆的场景,肯定是又羡慕又嫉妒,但是圭明就不一样了,他会想,切,这么大了连自己独立都不会,还要父母陪自己上学,丢人!

他内心把别人diss了一遍后,心理得到一种我比你强太多的优越感,在心理上战胜了别人后,就不觉得这一幕刺眼了。

要是他从小到大一直是在人的打击里长大的话,他可能不会这般想,但是他虽然没有父母,但其实他并不缺爱,无论是失去力量前,还是失去力量后。

他爸那会儿还在,圭明再融合了虚影过后,他从小到大的记忆也都全部非常清晰的印刻在脑海里面。

比如说他半岁的时候,他爸拿个布兜背着他,一边给他洗尿布的场景。

无论去哪里都带着他,睡觉吃饭都抱着,到一岁半之前,他都叫他爸是妈妈。

他爸纠正了好几次,都没纠正回来后,就佛了,嘴上说了一句:“妈妈就妈妈吧……”

而且圭明三岁之前一直是含着他爸的胸睡觉的,这也算是他的黑历史了,所以这就是记忆太好的坏处,比如他五岁还在尿床,六岁吃饭还要人喂什么的……

而他奶奶就更别说了,反正从小到大无论是他欺负别人,还是别人欺负他,在他奶奶眼里,全都是别人的错,他摔了一跤,他奶奶都要拿脚踩地板砖,把地板砖骂一顿。

而圭明这么多年在这样的溺爱下,仍旧没有长歪,圭明认为这是自己底子好的缘故。

再还有李大,基本也把他当自己孩子养。

更别说他从小长到大的村子里的那些邻居们,于是,他比别人多了好几个爷爷和奶奶,前排那屋有龙爹爹和羊奶奶,树下头那里住着的是他毛妈妈,毛妈妈的老公他不怎么喜欢,平常都不怎么叫。

反正那村子里的都是他家长,他今天在这家蹭饭,明天就去那家蹭饭,弄得他奶奶特别不好意思。

但是谁让他天生讨人喜欢呢。

因为他并不缺爱,所以他完全可以不屑的说一声:哼,我不稀罕!

所以,圭明此时才能一脸镇定的分析,要不是他特殊的成长环境,此时他定是做不到这般冷静。

其实那个声音的源头对于他来说并不难找,就算他没有力量,这个声音其实也在隐隐的诱导他朝某个方向去的。

既然那声音根本就没有避讳自己的所在处,圭明当然找起来容易了,他几乎很快就确定了那个声音的方位。

确定了方位,他也不急,先确认一下周围的环境。

但是他发现这个地方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并不靠近几大势力,一栋普普通通的居民楼,里面生活着也都是那种混混啊痞子什么的,没犯什么大罪,但是小罪也不断。

说白了就是些混子,那些大势力看不上。

声音的源头在这栋楼的地下室,一楼住着一对夫妻,二楼住着一个男的,正在晒太阳,三楼是几个瘾君子,四楼没有住人,五楼是个中年男人,正在看小电影。

乍一看普普通通,仔细一看还是普普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