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页

也就是说,山总并不像他外表那样从十七岁的“花季”少年变成三十岁的“中青年”的变化那样大。

因此,她大概能够理解到苏远山的谨慎是因为什么。

“刚才我说那边出事的时候,你们是通过什么途径确认的?”

随着苏远山的问题,首先回过神来的是互联网中心三巨头,丁垒率先道:“我是看的我们网站的新闻客户端。”

“我也是。”张晓龙看了丁垒一眼,笑道:“老丁他们的新闻a做得挺不错的。”

张晓龙这话一出来,便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丁垒便矜持地冲众人抱了抱拳。

但是ony却轻轻咳了一声:“我是在ebook上看到的,我关注的博主转发了现场的图片。”

苏远山轻轻呼了口气,笑了起来,他望向ony问道。

“然后呢?”

“好像ebook上成立了个话题组吧,讨论挺多的。”ony翻了几下手机:“嗯,叶子那边的动作挺快的,马上就是有专题了。”

“那你的看法是?”苏远山继续问道。

“额……”ony马上意识道,苏远山这是在问自己,当面临这种突发性新闻时,一个社交媒体可以做到何种程度。

自从苏远山交代他要打造一个只为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平台后,他便把注意力放在了ebook以及贴吧上——根据统计,突发性新闻和事件,在这些可以自由发言和交流的平台上,是传播最快的——并吸收和借鉴其在信息传播和交流中的优点。

“传播速度?”ony试探性地道:“我承认老丁的新闻客户端是把握正规新闻和相关发布的最快平台,但就事件本身被曝光在互联网上这一点来看……还是社交媒体要更快一些。”

丁垒咳了一声:“当然了,新闻是要有来源的,不能道听途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