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宏手边有两台平板,左边显示的是抨击嘉谷的媒体,右边则是关系友好的媒体。
武镭的目光随着张泽宏的视线,落在了左边最上面一篇标题很熟悉的文章上——《你们愿意接受一个垄断的嘉谷吗》,作者署名是杨博。
老熟人了。
杨博所在的媒体,与武镭所在的媒体,经常站在截然相反的立场上。而两人之间的“恩怨”,那就更微妙了。据说杨博一直打算做一个关于嘉谷的系列报道,但运气不好,被武镭“抢先”搭上了嘉谷,自此以后他们就成了同行“冤家”。
这次杨博成了向嘉谷发难的急先锋,武镭本以为是正常的打擂台,现在看来,似乎没那么简单?
不用再细看,对方文章中的重点就浮现在脑海里:……很多人无视中小型经营者面临嘉谷的欺压,就在于嘉谷能提供更好的食物,同时带来了整个行业的进步。但是,资本的本质就是逐利,什么食品健康营养、环境保护、行业进步,到最后,都不会列在垄断者的优先事项中的。
四大国际粮商大家知道不?垄断了全球约80的谷物贸易。巧的是,嘉谷的商业模式就是向其学习的——借助资本优势,搭建起了集种植、农资、(精深)加工、仓储物流、订单农业、涉农金融以及销售为一体的巨大网络,并通过联盟建立起泛产业链优势,多点联动以掌控行业话语权及产品定价权……
想想你每天吃的食物,如果从种子到摆上货架,都被一家公司控制;而食物的安全,你的健康,都要寄托在资本的良心上,你们愿意接受吗?
……
自己的“嘉谷系列报道”正是着眼于嘉谷的全产业链优势,看到对头如此抨击,哪怕不是第一次看到,依然是气的不行。
武镭扫了一下右边的平板,上面正是自己针对其的批驳文章:“公司追求集约化生产有问题吗?完全没问题。真正需要把控的,是集约化生产的度。而多方证据证明,嘉谷尚不具备垄断货源、操纵市场的条件,威胁从何而来?
总有一小撮图谋不轨的人,天天抓住人家的一小点问题大肆宣传。
小企业才更加没保障,一些小食品企业的产品安全性更让人瞠目结舌。相比起来,大公司的可信度还是可以的。譬如乳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市场集中度很高了,国产乳制品的安全问题肉眼可见的有了很大的进步。
规模化导致成本低廉,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嘉谷让你吃得起,吃得好,反而是嘉谷的错,你说这逻辑不是搞笑吗?
又想吃得便宜,又想吃得安全高级,人家整合产业链又嚷嚷着是搞垄断,对不起,这世界不会从天上自动掉食物下来。
至于拿四大粮商与嘉谷比较,那更是好笑。人家那是农业高度工业化后才考虑集约化的弊病,你这还在半工业化半自然经济的农业,能跟人家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