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页

“其实,气象灾害所导致的供需缺口仅仅是推动食糖价格持续上涨的导火索,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在救市行动中大量超发货币,才是农产品价格整体上涨的根源所在。”陈剑平自信地向齐政展现着自己的进步。

见齐政不置可否,陈剑平话语一转:“但对于我们这种行业领头羊来说,根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气象灾害提供的炒作机会……”

齐政这才微微颔首。

对于嘉谷糖业这种上游生产贸易商来说,市场供不应求的紧平衡永远是它们追求的状态;但一般情况下,供过于求才是市场大多时候的状态。

就齐政所知,气象灾害造成的减产,起码就目前而言,对全球的食糖供求平衡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但这是糖业巨头们需要的真相吗?

很显然不是。

平时风平浪静都恨不得弄出点波澜来,今年是切切实实的全球多地受灾,进而影响农业生产,岂会不顺势推波助澜?

而与棉花、大豆等高度依赖进口的农产品不同,中国对食糖的进口量并不大,在最近两年才达到国内食糖总消费量的10——起码短期国际糖价对国内糖价变动的调整作用并不会很显著。

因此嘉谷糖业也折腾得心安理得。

“我们下调了澳大利亚的食糖产量预期,而且推动部分有影响力的国际机构,发出全球食糖市场将面临着较大的供需缺口的预测……”嘉谷国际的钟华志轻笑道。

澳大利亚的原糖产量在400万吨左右,虽然数量并不大,但其绝大部分原糖都用于出口,因此对国际供需平衡有重要影响。

——嘉谷糖业作为掌握了澳大利亚一半食糖产能的国际糖企,其食糖库存量和产量都牵动着国际糖价的变动。

其它糖业巨头们也同样心照不宣地推动释放夸大的利多信号——美国农业部在报告中显示,其甘蔗和甜菜产量以及制糖均出现下降趋势;巴西方面提供的信息又反映出产量和出口会双双下降;紧接着,印度政府因气候不利因素限制食糖出口,再次打压全球食糖供应预期……

好吧,上面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印度方面确实受灾严重,食糖产量必然会下降。

随着市场愈加认为全球糖市供应将转为短缺,原糖期货本周触及八个月来的高点——连国际糖业组织都把正在进行中的2010~2011制糖年全球食糖供给过剩量,从先前预期的1286万吨大幅下调至19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