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缺粮的问题,郑和归航

古里补充物资之后,没有更多停留,直奔旧港。在旧港,郑和听到了朱能、骆冠英船队安全返回大明的消息。

抵达勃固岛时,郑和听到了一个更惊人的消息。

大明南海水师的一艘宝船因操作不当,军士失误,导致意外在吕宋岛滩涂搁浅,强大的蒸汽机动力直接将半个宝船送到了岸上,蒸汽机过载出现了故障,彻底失去了动力。

毛舟泰听着消息,总感觉其中问题不同寻常,尤其南海与南洋水师同时出动了不少军士去拯救,依旧没有拯救出来,不少军士被迫驻留在那里。

吕宋王国怎么反应的,没人知道,反正大明下了决心,一定要将宝船带到海上去,只不过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军士不能住在宝船上,需要找个地方住,然后找更多的人过来一起商议对策。

于是修房子的修房子,弄篱笆的弄篱笆。

等郑和带船队路过的时候看了一眼,好嘛,竟然还有人运输了水泥,这是打算筑造城池了?

很显然,这不是一次宝船事故。

朝廷如何想的不好

说,但郑和、毛舟泰等人都清楚“多多益善”的可不只是兵,还有地盘。

船队在建文十四年十月五日,顺利抵达了金陵。

朱允炆、朱文奎与诸大臣在龙江码头迎候归来,又免不了一番礼仪与庆贺。

郑和船队的回归,意味着第一次全球大航海的完美结束,两支队伍,均实现了环球之旅,最重要的是,这次航行培养了一大批新人,尤其是毛舟泰的崛起,让朱允炆断言水师未来三十年不缺统帅。

朱允炆看着郑和带来的朱棣的信,朱棣在信里面并没有请求援助,也没有渴望贸易,只是寻常地嘘寒问暖,报告下燕国的开***况与计划。

看似平淡的书信背后,是朱棣的戒心,那意思是:燕国是我和我子孙的,朝廷少操点心。

朱允炆并不在意这些,大明需要解决的事还有很多,本土还没有达到盛世,哪里有心思去找朱棣的麻烦。

在金陵的这两个月时间里,朱允炆时刻关注着北京的动态,安全局一日一奏,将二皇子接触的官员名单一一送来,甚至连对话都写得清清楚楚。

水师的人都回来了,该回北京了。

只不过这次返回,朱允炆选择了微服私访,看一看大明的底层,到底有没有一改登基初期的落魄与窘困。

洪武朝,用了三十一年打造地基,建文朝,用了十四年来建筑。

盛世,终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再次降临华夏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