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帝王觉悟

朱文奎错愕不已。

黄福也瞪大眼,以为自己听错。

杨溥解释道:“北平燕王府也好,金陵的燕王府也好,都居在繁华地带,占地颇多。若是拆了,改建为商铺,将这些商铺售卖或租给商人……”

黄福虽然震惊于杨溥的大胆,但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个法子。

朱文奎摇了摇头:“这事涉及皇室宗亲,孤需要请示父皇。”

杨溥、黄福点头。

朱文奎抽出一份奏折,打开看了看,对黄福说:“为了应对此番迁都,朝廷下了大气力,做足了准备。只是前两日接北平布政使司张昺文书,其对北平涌入人口数量很是担忧,提出在北平城外设置八座大镇的设想,报至金陵与工部商议。”

黄福接过文书看了看,面色尤是凝重。

元朝时,北平名为大都,城内外人口无数,城外汇聚了不少人家。只是因为战乱人口锐减,至洪武三十一年时,整个北平除了军队及其家眷外,人口也就是十几万。

后来,山西百姓大规模迁入北平周围,当时考虑的是在北平附近打造产粮区,以减轻漕运、海运的压力。这种策略是奏效的,也减轻了营造新都时的粮食供应压力。

但当

时的策略过于重农事,缺乏对北平扩张的考虑,导致北平城池周围还没有形成主要聚集区。张昺的意见是,根据目前出现的四个方向,八个街道,在城外设置多个百姓聚集区或商业区。

而这种设置,意味着需要朝廷主导、规划,以确保聚集区不会对北平的安全构成影响,这也就需要工部派遣官员亲自调查与安排。

黄福有些担忧:“城外设大镇,需要确保主要官道不受影响,距离上应该作一定控制,如在三里之外……”

北平城池有着军事考虑,外城墙附近不应该出现大量民居,否则战时很麻烦。比如烧房子,浓烟滚滚不利城池防守,比如拆木头,直接打造成攻城木、投石车,还有拿砖头砸人……

南京城外有不少繁华地带,比如江东门外,聚宝门外,但这些繁华之地,虽然挨着城墙,可问题是,这是内城墙,不是金陵的外城墙。

外城墙之外,可没什么热闹的地方。张昺所提出的想法,就落在了外城墙之外。

朱文奎听着各种意见的黄福,敲了敲桌子,说道:“黄尚书,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城外大镇,而在于人口涌入的数量。按照最初预计,此番迁都之后,北平百姓人口将会激增至八十万至九十万。但张昺所给出的预测,是一百万至一百二十万之间。每多出十万人口,便会有诸多问题。”

黄福重重点头。

人口激增对新都来说是一

个极大的问题,各行各业都在涨价,这就是人口短时间内增长带来的最明显问题。

虽说朝廷平抑粮价,基础生活物资相对稳定,可其他的支出成本都在增加。还有一些人眼馋富人入京,尾随偷窃,夜闯空门。

人口越多,问题越多,治理难度越大。

张昺的提议是应对人口激增的策略,也是疏散治理的需要,引导物资分配与流向的举措。

说到底,张昺关注的不是营造问题,而是治理问题。

黄福思索之后,认真地说:“此事当与户部、北平衙署、北平禁卫、兵马司等共同商议。”

朱文奎微微点头,吩咐道:“与户部早点商议,让北平方面需要抓紧做好进入人口的入册,一旦涌入人口数量超出预期,当做好粮食、煤炭、棉花等物资转运与供给,一应保障需做到位。”

“遵命。”

黄福答应,拿着文书匆匆去户部找夏原吉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