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李芳远的第一次求援

不惜代价,无论如何都要守住汉城。</p>

李芳远清楚汉城的重要性,派遣判议政府事李稷集兵十万,驻扎汉城。</p>

说是十万兵,其实正规军只有四万,其他都需李稷在汉城征调民力,编民为兵。</p>

李稷此人为官经验丰富,是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又是辅佐李芳远登上王位的重要人物。此外,他还是慎顺宫主的父亲,李芳远的岳父,算得上是外戚。</p>

至于是否奏请大明援兵,此事更难分出个结果,有人担忧大明虎视眈眈,再行亦力把里之事。毕竟朝鲜的情况和亦力把里的情况很像,如果幕府军队打开松京,那基本上就一模一样了,结果可想而知。</p>

可若是不请求大明帮忙,那朝鲜只能坐等幕府军队打开松京……</p>

最终还是河仑建议:“大王,无论如何,国不能亡灭!幕府军队杀来,若我们无法阻挡,国必灭。大明若施以援助,国未必灭。但有火种,可成燎原。当求援大明,不可延误。”</p>

李芳远哀叹不已:“既如此,那就拟文书,去请大明准备出兵吧,谁担此大任?”</p>

“臣去吧。”</p>

判三司事偰长寿站了出来:“臣多次前往大明金陵,定将文书亲呈建文皇帝,请</p>

其下旨辽东都司、水师,随时准备出手助朝鲜脱困。”</p>

李芳远微微点头:“既如此,那就由你来带队吧,多带些礼物。另外,拟写文书中,再次就倭国使臣入大明一事向宗主天子请罪吧。”</p>

放低姿态,只能如此。</p>

河仑道:“眼下情况危急,使臣当速去速回。另外,臣建议还应派人前往辽东都司、济州岛大明水师港,恳请他们出兵。”</p>

李茂皱眉:“辽东都司、济州岛大明水师,他们没有皇帝的旨意,怎么可能会出兵?”</p>

河仑肃然:“他们是需要旨意才能出兵。问题是,我们使臣的速度未必快过他们的速度,每次对他们请求,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转知大明皇帝,我们去那里,只不过是借他们之口告诉大明皇帝,朝鲜情况危急。”</p>

李芳远明白河仑的用意,安排道:“照办吧。”</p>

众人答应。</p>

李芳远起身,一脸威严地喊道:“给原州的李叔藩、李从茂等人,骊州的金九德、安义等人传话,无论如何,都必须死守!他们的家人,王室来养!若城破,他们也就不要回来了!此战不容有失!”</p>

偰长寿不敢耽误时间,在河仑拟好文书,李芳远加印之后,随行所需已备好,带了三十余人,骑马奔出松京,直奔辽东而去。</p>

朝鲜市舶司没有蒸汽机船,速度也慢,想要节省时间,只能去借助大明的蒸汽机船,在辽东湾。</p>

济州岛。</p>

杨荣将手中的情报丢</p>

下,凝重地看向骆冠英等人说:“日本幕府的军队,跑得还是不够远啊!”</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