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内阁话语权之争

这不行啊,长此以往,内阁岂不是成为了真正的皇上?

君君臣臣,纲常伦理不能变化!

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大明朝的未来,必须让皇上临朝执政!

万忠早有准备,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份文书,递给徐良,道:“奏疏已写好,只等正浩兄留名。”

徐良展开文书一看,不由深吸了一口气,这封奏疏可谓是用词犀利,锋芒无比,将皇上不临朝的危害写得那是一个鞭辟入里,还数落皇上不处理朝政,就差指着皇上的鼻子骂了。

当看到文书底部一排排名字时,徐良瞪大眼,道:“户部左侍郎卓敬?这是卓侍郎带头所为?”

万忠重重点了点头,道:“若此奏折无法奏效,还有更厉害的。”

徐良脸色一变,他清楚万忠这句话的意思。

卓敬是户部侍郎,更厉害的自然是尚书乃至内阁大臣。这也就是说,皇上如果还不听这些小人物的劝说临朝,那就会有更大规模的官员联名上书。

这种群体性的呼声,无疑是一种示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逼宫,是文官群体展示力量的一次绝佳机会。如果皇上就此上朝,那就是文官集体的胜利,他日需要的时候,说不定还能再用一次,二次……

如果皇上还是没有上朝,那好了,为了大明未来,为了心中的理想抱负,为了挺直脊梁,说什么也得和皇上斗争到底。

法不责众,何况文官又没错,错的是皇上,事情再怎么糟糕,也不至于掉脑袋去。

徐良好像看到了一场阴谋,而此时的自己,已经成为了阴谋的棋子。

“为了国家!”

万忠示意徐良快点签名。

徐良提起笔,终咬牙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无论是谁在组织这一场行动,自己都是为了国家,为了君臣正道,问心无愧!

万忠收起奏疏之后,告别徐良,继续前往其他官员的府邸。

京师的宵禁时间很短,只有子时、丑时、寅时,万忠有的是时间拜会。

翌日一早,一封二十七位官员的弹劾奏疏就递送到了内阁,奏疏名为《大明二世,吾皇应勤勉于政,临朝奉天》。

解缙看到这一封奏疏感觉头大,眼前有些冒金星,这奏疏的名字,中间没有问题,后面也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大明二世”这四个字。

该死的,谁这么阴损?

谁不知道秦、隋国祚不昌,二世而亡,说大明二世,不是咒骂大明马上就要灭亡了?如此诅咒国家之言,竟是一群秉持着“正义”、“气节”的官员?

“黄阁,这是何意?”

解缙看过之后,冷着脸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