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零章 华雄:官府给你们发媳妇了

去开发那边。</p>

这个时候,众多逃亡而来的百姓,因为受了灾。</p>

所以对于各种要求不高。</p>

只要能够活下去,就满足了。</p>

若是等到大旱结束,他们在关中这里初步安稳下来,再想让他们往朔方五原等地进行迁徙,来到边关之所在。</p>

那他们可就有些不太愿意了,容易引发不少不必要的麻烦。</p>

至于迁徙的费用,以及召集民夫为大军运送粮草,攻打匈奴人之类的费用。</p>

我觉得可以这样。</p>

我们不用关中本地的百姓们,充当运粮和运送其余物资的民夫。</p>

而是直接从灾民之中选择。</p>

让这些灾民们担负起重任。</p>

等到达匈奴所占据的地方之后,这些灾民们,就不必再回来了。</p>

直接就地落户。</p>

这样一来,岂不是又能够解决许多的麻烦</p>

能够极大的减少,来回奔波所消耗的粮草。</p>

能够省下很多钱粮。</p>

将原来两趟,甚至三趟四趟人员的调动,变成了一趟。</p>

这样算的话,能省下很多的粮食来。</p>

而且这些受灾的百姓们,就是不去做这种事情,我们这边也一样需要花费粮食,给他们找另外的一些活干。</p>

既如此,反倒不如这般行事”</p>

听到华雄如此说,李儒有种明悟之感。</p>

这个账,他之前还真的没有这样算。</p>

此时被华雄这样一说,他再一想,顿时觉得华雄所言,不无道理。</p>

这样算起来的话,似乎还真的挺划算。</p>

能够一次性的,将不少事情都给安排到位。</p>

还能有更为深远的谋划。</p>

考虑到十年二十年之后,关中这边的人地矛盾。</p>

如此想的话,确实是不失为一种极为不错的办法</p>

虽然真的如此作的话,可能会承受一定的压力。</p>

但是仔细算起来的话,这种压力,也并不会比现在所需要承受的大上太多。</p>

咬咬牙,也便能够挺过去。</p>

经过一番仔细的盘算之后,李儒确定了华雄这个计策的可行性。</p>

他望向华雄,满是敬佩的点头道“主公,您所说的确实很对。</p>

那就立刻开始这样做好了。”</p>

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李儒对于华雄,心中是格外的佩服。</p>

华雄不愧是华雄</p>

总有一种大气魄,敢为许多人所不敢为,敢想很多人所不敢想。</p>

就比如这一次。</p>

决定直接覆灭匈奴,往河套地区迁徙安置灾民的事情,就不是他所敢想象的。</p>

若不是华雄提出来,并坚持的话,依照他的想法,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去做此事。</p>

就目前而言,仅仅是将旱灾应对过去,就已经够可以的了。</p>

“主公,那对于匈奴人,我们这边该是一个什么态度</p>

是全部斩首,还是说另有一些安排”</p>

李儒想了想之后,望着华雄如此询问。</p>

这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事情。</p>

事先一定要将态度明确了。</p>

不然的话,接下来很容易会出现一些麻烦。</p>

若是现在,所面对的只是小部分的匈奴,不涉及准备将众多匈奴人抹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