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页

站在工业机器人的旁边,带着手套的陆舟从塑胶筐子里捡起了一只矿泉水瓶大小的金属圆筒,拿在手中掂量了下,然后凑近了那金属圆筒的端口,沿着那光洁的金属表面仔细地端详了起来。

“怎么感觉大了整整两圈?”

旁边数控机床终端屏幕上,弹出来一串气泡。

小艾:【对不起主人!这已经是小艾能做到的最小尺寸了……qaq】

陆舟:“别这样,我又没有怪你……你已经做的很不错了。”

小艾:【真的吗?00】

“……嗯”

小艾:【开心!φ(≧w≦)~】

陆舟:“……”

此刻握在他手上的,便是残骸三号上霍尔推进器的放大版,也是这台数控机床所能加工到的极限。

陆舟不是没有试着让小艾在不牺牲性能的条件下,将这玩意儿做的更小一些,然而从现在的体积开始,截面最大直径每缩小1,不但整体加工难度都会呈几何式的增长,推进推进单元的稳定性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不过,即便难以将残骸三号上的技术完全还原出来,这个仿制品也是相当牛掰的。

直径132米的引擎口大概能集成200支霍尔推进单元,通过对电离室内的等离子态氙气进行增压整流,能够向后喷射出加速到千分之一光速的等离子体羽流,从而产生最大200kn的推力。

单台引擎的推力200kn,5台引擎加起来就是1000kn。

即便是以50吨满荷载进行来算,在重力环境之下也能够获得将近1g的加速度。虽然在加速度上迅速于化学火箭,但在比冲上的优势却使得它无需携带很重的工质,便可以将自己送上近地轨道。

现在唯一的麻烦就是,一台100w的聚变电池大概只够满足1台x型霍尔推进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