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页

示范堆!

谁也没有想到,一切来得竟然如此突然。

英国广播公司bbc,率先对此消息做出了报道。

在接受bbc记者采访时,美国三阿尔法公司董事长本德鲍尔对此消息做出了评论。

“……如果华国成为首个实现聚变技术商业化的国家,其在经济、地缘政治上的优势将更为明显,在亚太地区的存在感也将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膨胀。”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这项新技术不同于以往我们所拥有过的一切发明,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它是能源领域的圣杯,它能照亮我们看不见的未来。”

“当然,虽然形势很严峻,但这场竞赛才刚刚开始,我们有足够的信心超越他们。当然,前提是国会的官僚们不再吝啬在我们身上的投资……”

除了本德鲍尔之外,bbc记者还联系了牛津大学基督圣体学院院长、前英国卡勒姆聚变中心主任、前英国原子能机构首席执行官史蒂文·考利教授。

在接受采访时,史蒂文教授对于华国退群的事情,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虽然此前iter一直在讨论将华国从iter国际项目组中踢出,但没有人愿意看到他们以这样的方式退出。”

记者:“两者有什么不同吗?”

面对着bbc的镜头,史蒂文·考利推了下,缓缓开口道:“这是肯定的。”

“iter的华国籍雇员人数初期是最少的,但如今已仅次于欧盟。不只是如此,他们承担着所有成员国中排名第三的经费,并且总是能兑现在经费上的承诺……”

“而现在,工作的交接并没有正常完成,所有的华国籍雇员都被强硬地撤离,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选择留下。不只是如此,很多关键性的项目也都因此陷入了停滞。”

“他们选择以这样的方式退出,毫无疑问是对美国在star装置问题上向他们施压做出的回敬。而促使他们这么做的底气,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star装置所取得的成果。”

“各国都有自己的可控聚变项目,也有自己的技术储备。iter不是唯一正在进行的可控聚变工程,iter协定中也从未要求其他国家公开与协定科研项目无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