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通过收购手段,整合的时间也够他们喝一壶的。

所以,留给哈药方面的选择不多。

想要在短期之内迅速提升集团股价,那么和新北集团合作,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以后?

以后的事儿,谁能说得清楚呢?

没准儿一年两年之后,归真堂成了不亚于飞龙和太阳神这样的存在,反过头来吃了哈药五厂都说不定。

也没准儿一两年之后,归真堂折戟沉沙,变成保健品市场上的一句枯骨也保不齐。

先把眼前的便宜占了再说。

这就是李宪的想法。

当听完李宪那以归真堂品牌广告营销造势哈药有意进入保健品行业,从而催发实现“三位一体”的论调,办公室中的孙光抑制不住心中激动。

哈药的情况是啥样儿的?

93年之前,集团连年亏损,效率低下,产品难卖,资金紧张。

自打92年夏天“深市认购证事件”之后,决策层突然发现故事可能是拯救国有企业的最佳手段。经济学家们纷纷献策,指出“通过股市市场融资,搞活增强国有企业实力”的策略。京城由此组建了证监会,将股票的发行权从浦市和深市的两个交易所手里收了上来。

然后,便对全国实行扶持国有企业的指标配额制上市机制。说白了,这个机制就是由中央方面确定上市额度,然后按照系统分配到各个部委,再由各部委按地域分配到各个省市自治区。

而当配额发到龙江省的时候,哈药已经是四处漏水的破船了。从八八年成立,几年的时间下来,盈利没多少,反倒是欠了银行4000多万,欠了国家财政那头一千多万。

就这么的,为了还债,哈药才启动了上市程序。将银行和国家财政的债务换办成了债权,然后又变成了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