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小乔套话 三合一

时光悠悠而过。

今天是九月一日,一九七三年的八月份彻底流逝。

初秋的风,已然飘临。

对于乔茗茗和宁渝来说,八月份绝对算人生中最重要的月份之一。

他们家在这个月份跌入谷底,却又在谷底中向上而生。

院子中,树影在风中婆娑,两只黄毛小鸡在地上觅食,不时发出稚嫩的叽叽喳喳声。

【……衡衡好像彻底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他会在清晨时爬起来喂鸡,会坐在大石头上看着远处的三头驴慢慢溜达,会抱着宁渝做的小陶壶去地里给他送水,然后坐在晒谷场上,和村里的小孩儿们一同玩耍。】

【我和宁渝还不如他,因为我粗粗一算,我俩在这里结交的朋友加起来都没他交的朋友多。】

【当然了,宁渝才是最拉垮的啦。我很幸运的认识了苹果,她是个乐观开朗的姑娘,但最近心情似乎很不好。我还结识了程芸芸这位奇怪的女孩儿,契机是几日前衡衡招鸡惹狗最后被大鹅追着哇哇跑,而她鹅口夺食,一把掐住那头傻鹅的长脖子,拯救了衡衡童靴的小屁股。】

【程芸芸这姑娘着实不会伪装,她对我很好奇,经常用各种借口来找我。我和她相处几日,心中很快便升起一个大胆的猜想……我想我应该找个机会去验证验证。】

【至于山葵,山葵播种的季节在秋日。天遂人愿,这几日天气不错。不过宁渝说种子得在五六月份才能收获,收获后还需冷处理,然后让它发芽,最后移植……唉,一套套专业理论我没怎么听懂,我就听懂了他的一个意思抱歉亲爱的,今年没法种哦】

【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们致富的心如此强烈,老天爷看不过眼,反手奖励给了我们一点儿惊喜。

周队长给谢善文因为化肥的事寄信时,宁渝借着机会也给塞了一封信进去。谢善文直接发来了电报,说啥?他说化肥有,山葵种子亦有。】

【谢善文即将寄来的种子十月份时便可播种育苗,希望来年的这时候,便能收获第一批山葵!】

【……1973年9月1日,天气晴朗心情也晴朗,乔茗古上阳村旧牛棚留。】

“啪——”

树荫之下,乔茗茗合上笔记本,撑脸望着天,斑驳的阳光就这么透过树叶落在她的洁白的脸庞之时。

她眯了眯眼,用手挡住眼睛。片刻后,舒服地伸展懒腰,舒服地发出一声喟叹。

上个月的月底总结,写完啦。

作为一位只想混日子的人,她其实是没有写日记写周记甚至写月记的习惯的。

就这么说吧,千禧年后生的同学们,除了小时候被老师家长布置写日记的作业外,长大了还有几个是会写日记的

但这时候的人不一样,他们会写。

日记不单单是日记,或是工作报告,许是生活小结。

宁渝便有这个习惯,他写的工作报告和随想一本一本垒起来足足有椅子高!

乔茗茗被他带动得也有了这个习惯,别说,写了真的有点用哦。

特别对于她这种记性不好又有空间的人来说,高兴的事亦或者是黑泥都能往日记上写,然后塞到空间里不怕被人发现。

就像这会儿,乔茗茗把笔记本放回空间中,下次再拿出来就是一个月后了。

九月的风中带着些许稻谷香。

再过不久就是中秋节,乔茗茗差点儿忘了这件事,耐不住村里节日气氛浓厚,走到哪儿都能提醒到她。

比如说,猪圈里老周头就在挑选倒霉之猪作为这次中秋节的食物。

周苹果咽咽口水“叔公啊,咱们今年的中秋节是会杀猪的对吗”

老周头难得矜持地点点头,他把烟杆背在腰后,颇为自得的说“今年咱们村多养了三头猪,加上又养的好,这时候都能抵得上往年年末。干脆杀上两头给大伙助助兴,反正不杀也是要去公社买的。”

乔茗茗“…”

助助兴

猪听我说,谢谢你。

乔茗苕顿时被自己的脑补逗乐了,笑得扶着肚子,旁边两人不懂她为何忽然发笑,皆奇怪看着她。

“咋啦”周苹果疑惑。

乔茗茗忙摆手“没事没事。”说完她赶快转移话题,“对了,宰杀两头猪咱们村能吃得完吗”

这回是周苹果被她逗笑“当然呀,真要敞开肚子吃,两头猪估计还不够呢。”

乔茗苕也意识到自己问了个傻问题,嘻嘻哈哈跑到老周头的身边,问他∶“爷啊,我有得分没"

老周头已经斑白的眉毛一挑“这话说的,咱这是新社会了,种菜的得吃得上菜,种粮的得吃得起粮,种棉花的得穿得起衣服,咱们养猪的人没得吃谁还有得吃?”

乔茗茗再度“…”

很好,这解释很强大!

她又说“嘿嘿,爷我也不贪心,肉啊啥的我可以不要,你能不能把猪肝就给我点。”

"咋要猪肝嘞"老周头困惑,"你别怕,咱们村的人倒也不会为了几两肉红了眼。"

乔茗茗“没咋,宁渝喜欢吃,比五花肉还喜欢。”

"口味这么怪呀!"老周头更困惑了,不过他还是选择尊重,"行,到时候猪肝留半块给你,这玩意儿没啥人爱要。

乔茗茗笑笑,宁渝口味倒不怪,但猪肝得留给小婴儿做辅食,只能借他名头一用。

思及此处,乔茗茗不由得摸摸肚子。

已经12周了,肚子还没有发生起伏,无法产检的岁月,怀孕能让人提心吊胆。她只希望肚子里的这位孩子一定要像衡衡一样健健康康。

午时,工作结束。

乔茗茗下午还得来,因为她上个月就自愿领了照顾怀孕小羊的任务。

为啥呢

为了羊奶。

她这段时间可劲儿的照顾两头母羊,就为了它们的奶水。羊奶倒不是给还未出生的小婴儿备着,而是给衡衡喝的。

这孩子戒母乳戒得早,后来一直都是牛奶天天跟着喝,断了快一个月,他还是不适应不习惯。

乔茗茗想了想,如今牛奶是没有,而羊奶再过几天就能续上了。索性他对羊奶的味道能接受也不过敏,喝就喝吧。

听舅爷说从前村里有些小孩也会喝,有一阵子因为人多,还得用工分换呢。

后来是发现好些孩子嫌奶难喝,趁着大人不注意偷偷给倒了,被发现后还死活不肯喝,渐渐的,来每天挤奶的人就寥寥无几。

中午,几头大肥猪趴在猪栏里呼呼大睡。

乔茗茗回家的晚,干脆在路口等着顺道和宁渝一同回家。

衡衡玩得脸颊通红,见到妈妈,撒丫子跑到她面前,从兜里掏出一个野果,献宝似的捧在乔茗苕面前。

“这是啥呀”

乔茗茗真的好奇了,她竟然不知道。

“妈妈,这是野香蕉。”衡衡很认真解释,“是狗子给我的,他说是他从山上采来的。”

乔茗茗懂了,这是这个地界的野果。

狗子是位四岁大的小男孩儿,最近和衡衡玩得很好,全名是周平山,小名才是狗子。

别瞧人家岁数小,但辈分却大。

真正算起来人家狗子和宁渝是一辈人。

说到这儿乔茗茗就心生感慨,来这几十天她可算是搞懂了上阳村周家的排辈了。

舅爷那辈是“卫”,周队长这辈是“志”,接下来就是“平”,大半个村子的人追溯到祖上都是同血同源,难怪上阳村的凝聚力比一般村子强,周队长也更有威信力。

屁话,你我都是同一个祖宗,我信你总比信其他人多些。

你要是坑了我,我就在你爷你太爷坟前骂你,骂得你爷爷太爷在下面挺不起腰。

不是乔茗苕夸张,村里头是真有这样的事儿,前两天她还看了个现场直播,直到如今那些坟前骂人的话还绕梁三日回味无穷。

宁渝这时也走过来了,瞄一眼便道∶“这叫九月黄,最好吃的时候应该要等霜降过后,那时候果子会熟透,而且还更甜。”

他从前去山上做考察时吃过这个,这个月的山里不仅有这些,还有野生猕猴桃呢。

不过这不能被茗茗知晓,要不这姑娘非缠着闹着要上山。

一家人齐了,往家里走去。

乔茗茗拿起九月黄边走边问“所以这个现在还不能吃”

“吃倒是能吃,不够软也不够黄,没那么好吃。”宁渝接过果子,笑着把它剥开,“你要是喜欢吃这个,有空了我就去山上采八月炸,八月炸正当季,味道上是差不多的。’

乔茗茗心里又痒痒了“咋办,我好想上山。”

宁渝心里哼哼,看吧,被他猜到了。

他铁面无私直接拒绝“不咋办,没得上就是没得上。”

唉,秋天的山林,藏着多少宝藏啊。

乔茗茗分外遗憾

回到家,乔茗茗得先去给三头驴加盆水,然后和宁渝一块儿到厨房中做饭。

时间不早了,两个人做饭会快些。

今天的午饭是野韭菜炒鸡蛋,荠菜碎炒肉末,不过荠菜被杨大夫列为不建议乔茗苕吃的菜,所以宁渝额外给她做了一道粉条炖肉以做补偿。

只是这顿一吃,上回去县城赶集买的瘦肉和五花肉就全没了。

哎,肉是真不禁吃,乔茗茗这种情况也不能少吃。

不仅是肉,她家连青菜也困难,需要整天绞尽脑汁的上山寻摸野菜,这片鲜嫩的野菜估计都要被他们采绝影。

还好他们目光足够长远,前段时间把原本荒废的菜园陆陆续续开垦出来。

菜园位于屋子和竹林的中间,小小巧巧的几分地,虽说不大,但足够供应他们一家的菜量。

前几天干活时,乔茗茗就爱趴在床边的小窗台,乐乐呵呵的看着父子两人干活。

再过一段时间,等种子种下去青菜长出来的时候,推开床边窗户看到一排排绿油油的青菜,窗外美景肯定会格外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