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创传回来的信中还有一句

“你不知道的多了,知道现在这些商人为什么听乐平的话就不惜亏本也要跟着高价收购粮食吗?”

“……小弟猜测是为了报当年过路费这一仇?”

“有些道理,但不尽然。现在这些在虹梁国中的商人大多数都是入了瑞玉州和会平州俩州的商人,我听其他人提起,当年这些人说是要给这俩州的百姓挣往后立身的银钱,绝不让这俩州白养着他们才入了虹梁国中继续挣银子。按道理这些人一起挣银子怎么也该有个头,但这些人每年给瑞玉州和会平州中官府上交的银钱没有断过。”

“这事小弟知道一些,易大东家是白监督的人,白监督就是当年让易大东家去奉国的官员,还是后来掌管这这俩州的官员,所以这些人都心存感激。”

“感激能感激多长时间?我当年觉得是瑞玉州和会平州强迫如此,后来在那些人喝醉了酒我才得知瑞玉州和会平州可以说是变化最大的俩州,其中种种改革都是为了百姓能自立,也就是说从这些人被接到这俩州开始成周国就已经有了准备,后面也是如同对待自己国家中的百姓一般的经营养活,说的在直白一些就算是这些商人都不赚钱成周国想的也是如何将这些百姓安顿好。”

“这就怪不得了,虹梁国行事和成周国行事截然相反,怪不得这些商人在这时候会同成周国同仇敌忾,这分明就是报恩。”

“当年收留他们的只有成周国,如今他们的家人都在成周国中,又怎么可能让主动冒犯的虹梁国好过?当年入了虹梁国的商人也都是花了自己的银钱入得城,谈不上什么感情,所以在这些人动作之下少有帮着虹梁国的,大多都是不出手也不帮忙的看戏,可能虹梁国自己都没有想到当年一事注定了今日的败局。”

……

有些事情好像解释的明白了。

李成看向了白果。

当年奉国的事情闹得有多大没有几国不知道,可那时候并没有几国敢于收留人,怕的不就是暴乱和对己国毫无帮助。

那时候前往奉国的易大东家带回了多少的人就带回了多少份心,那段时间俩州不是没有摩擦,百姓之间不是没有冲突,但现在也都过去了。

瑞玉州和会平州的繁华早已经超出了所有州,不仅不用朝堂补贴,每年上缴的税收也是最多的。

这其中蕴含的都是所有人的心血。

而今,这些人同样在保护自己的那份心血。

出了茶馆街上时而走过去的一人提醒着白果身处何处。

“当年还真未想过如此。”白果轻轻抬眼看向远方所有店铺。

就是当初下令的时候也并非多想,可谁又能想到能有这么多的商人听着乐平的通告就如此果断。

李成不知道白果此时是后悔,还是在想后面的路,一时间并没有回答。

只是在心中想,白监督不是在其他几国中无人,只是白监督还没有用到他们的时候。

当年到瑞玉州和会平州中的商人又岂会都在虹梁国中?

韩上国、献国、夷丰、权国……

无心插柳柳成荫,乐平想要做到的事情早已经做成了。

“联系司大东家那边,虹梁国中造纸坊加快进程。”

这时候虹梁国中的人力可以养活数个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