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云轻薄,些许日光点缀在高台上。
大日高悬,展露出不可逼视的威光。
高台已成,李勇站在最高处,目光自台上向台下扫过。
登高望远,豪气顿生。
这个名副其实的乡下人,此时却是威严的像个独自登高的帝王。
那些前来看热闹的村民都站在台下极远处,近处站着的都是他一手栽培起来的人马。
他就是带着这些人破了楚家,从楚家抢来了不少的钱财。
当初他之所以要破楚家,除了楚家是村中的第一大家,他需要以此立威,杀鸡儆猴之外,也是因为他需要大笔的钱财。
钱是男人的根骨,也是治病的良方。
至于如何能够搞到最多的钱财?自然是要把目光盯上那些有钱人。
村中最有钱的是楚卫。
而如何从楚卫手中抢来钱财?无非两种手段,其一自然是能够说服楚卫入伙,这种自然也是最为理想的情况,古往今来,能成大事之人,多半也是要靠着身边之人起家。
他和楚卫自小一起长大,自然知道楚卫的性子,一个把书读进了肚子的读书人,一个自小生活无忧的富家子。哪里能够体会他这个贫家子的苦处?
只不过他到底还是有些兄弟情义。
要不是他那个好兄弟屡劝不听,他其实也不想动用武力。
灭人满门,终归是万不得已的下下策。
当初他也曾经和楚卫说过一番掏心窝子的敞亮话,可惜这个一直被他当做好兄弟的家伙始终不能理解他的做法。
不然乖乖的送上钱粮,也就没有日后的事情了。
他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不能停,这才逼得他得不走上险路。
别说是亲如兄弟,即便是亲兄弟,也不能阻他走上自己这条路。
不少静坐书斋的读书人其实都天真的很,总以为所谓拉起一只人马只需要振臂一呼,告诉天下人何谓真正的大义,然后就是四方响应,百姓们赢粮而景从,跟着他们为了所谓的大义前赴后继,舍生赴死。
只是他们实在是太过天真,天真的有些让人想要发笑。
真该让那些高高在上的读书人,都来这地上走上几遭。
看看这个世道上生活在地上的人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他们都不曾想过,这些人为何要为所谓的大义而死?
天下大义,对那些有口吃食就能活下去的百姓又有何意义?
意义自然不大,仔细思索一二,就能知道那些书上所谓的农民起义,不过是因为这些人最后实在是吃不起饭了,这才提着脑袋想要做出些事情来。
提刀玩命的勾当,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了,谁又愿意赌上一把?
那些稳坐帐中,运筹帷幄的读书人,哪里看的到疆场之上的蝼蚁搏杀的苦楚。
每一次棋盘上的轻轻落子,都是沙场上的一条条人命。
所以书生造反十年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