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页

掐指一算,谈未然暗暗思忖:“距百里洞府开启,还剩下不到三年了,我得抓紧修炼了,不然赶不上就太糟糕了。”

……

据谈未然所知,行天宗是道家一脉,可是否有道家传承,就不得而知了。

没奈何,对创派祖师爷的来历所知很少,宗门典籍里基本就没怎么提及过,也就无从推断。不过,从典籍经义来看,显然是道家一脉,但不敢自称有道家传承。

剃个光头吃斋念佛,就称得上佛门一脉。但,没有传承就是没有。

谈未然太明白了,就好像你穿一件儒服,然后口口声声都是儒家经义,并且严格要求自己,你就称得上是儒家的人。可那绝不等于你能舔着脸皮冒充儒家真传,没有传承,那就不是真传。

什么是传承?

玉虚宗就是得了无量道的传承,无量道就是道家传承之一(特别强调,本书里的道家,更近乎于天道大道的道)。

尽管儒家和佛家的情况很复杂,一言难尽,可是,道家才是最令人挠头的,包罗万象之余,分出无数种大大小小的流派,乃至于思想学派,纵使三天三夜都不够说的。

好比“清静无为”,就只是上清道的核心。

无量道的道法经义则能高度浓缩为“尽有生之法求无量之境”。如此轻率阐述无量道的经义,虽嫌草率,也并不全面,意犹未尽之余却勉强能阐述几分。

同为道家一脉,无量道和上清道根本就尿不到一块。

无量道座下的玉虚宗对光明道大打出手,也绝非无的放矢。

昔日的行天宗是道家一脉,不过,宗门道义推崇中正平和,并不追求极端。如今的天行宗,继承了这个宗门道义,并由许存真三名长辈分别轮流向众人讲道,不,是讲学。

每次讲学前,三人很有自知之明的申明:“我们所讲的,并不纯粹,在外域漂泊多年,早已经不知不觉染上了其他流派的经义。是以,你们要领悟本门经义,还需你们亲自把讲学和典籍结合起来,自行参悟所得。”

“别担心,本门经义很宽和,容纳性很强,只要你能谨守本性,就能容得下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