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0章 大道皆通

五仙门 看得两叁言 2965 字 12天前

当时间来过去七个时辰后,在石室大厅内,还是只有刘长老和李执事二人,并没有一名弟子出现在这里。

李言所在的石室内,他正凝目观看着空中的二十余株药草,一天多时间过去了,他只辨认收取了二十三株药草。

至于辨认后的药草正确与否,那只有待得最终出去后,刘长老他们去确认了。

不过从李言的角度来看,他既然能够将一些药草收入到储物戒指中,基本还是有着八成左右的把握。

在又看了前方空中二十余株药草一会后,李言再次闭上了双目。

“我的极限也就是二十三株药草了,后面这些药草能辨认成功的几率,有三株不超过四成把握。

剩下的大概有着一两成把握,甚至有些干脆就是要靠去蒙了,我的真实水平也就只能达到这种程度了……”

李言在心中想着,他本来也就是想检查一下自己的真正水平,如今看来,五十株药草的辨认,他都没有过半。

甚至在收取的二十三株中,还可能会出现错误,再一次降低他的真正能力。

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必须要动用一些其他的手段了……

李言可以基本确定,自己哪怕是在动用其他手段后,他能辨认成功的几率,也只能提升至六七分的把握。

不过这样的变化,其实几率已经很大了。

当初他为了考核灵丹士的等级,可不光研读了药师基础药典,同时也大量阅览各种药草

典籍。

在观看这些典籍时,李言就是按照以前的经验去记忆、融合,再通过不同的药效、叶茎等等去辨认区分。

这也是丹宗修士最常见的手段,不然这些经验又要靠哪里得来?

李言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也会寻一些真实的药草,以及妖兽骨骼之类的加以辨认。

甚至他有的时候,他还会去到内谷前方的灵田中。

在那里,往往一待就是数天之久,目的就是让自己对于一些实物认知,更加的清晰牢固。

在此期间观察时,李言不但会动用神识,往往也会将法力灌注到双目中,去观察一些神识忽略的地方。

而在某一次,李言在将癸水法力灌注到双目中后,双目中的东西,立即变得越发清晰起来。

同时,那些灵田内灵植散发出去的灵气,也在他的视线中,也是一阵阵的飘飘袅袅……

李言最初和往常一样,并没有太过这些,因为这种情况在这里出现,再正常不过了。

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灵植之上,看着那些灵植花、叶、茎上不同的纹理,不断印证着典籍中叙述的内容。

而直到他的双目,都已开始出现酸胀时,他这才停止了观察,就打算休息恢复一会。

可在突然之间,他的目光就停在了那里,整个人的反应显得有些迟滞。

因为那个时候,李言在目光从离开药草后,由于心中思绪不断,便没有及时收回目中的法力。

…。。

在无意之中,可就

注意到药草的周边环境,他每一次注意力都是放在药草上。但这一次他突然有了新的发现。

但这并不是他的目光所见,而是他在站在那块灵田旁边,感应到了一些不同的天地规则变化。

那是土系和金系的法则变化,其中土系更为的浓厚,不过在其内会有一些金系法则循环出现。

只是那些金系力量却以一定的规律,在围绕着土系法则循环波动,而在周边附近还有着更多的五行规则出现,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运转。

而之所以突出了这两系法则不同,乃是因为这种法则波动,竟然就是那株药草所引起。

就像是一个生灵一样,本体就有着天地小循环。

那株药草正是有着土、金两系的属性,且以土属性为主,是经常用于炼制锻体丹的一种材料。

李言发现这一点时,本来就一直沉浸在丹道中的他,各种思绪更是在那一瞬间,纷沓而至。

各类药草和兽骨的属性、形状、功用,以修士的强大记忆,都能轻松记在脑海中。

可若是需要一眼识别出这些东西,那就需要有着丰富的经验了,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

这需要一名修士不断接触各种原材料,不断地去炼制丹药,接触和运用的多了,自然就会做到熟能生巧。

拿到合适的原材料,这也是修士往往去坊市挑选炼制材料时,最为头痛的一件事。

不但要识别原材料的真假,同时还要判断出

相关的年份等等。

在这世间,不光有着极为相似的原材料,更是充斥着太多的不良商贩,他们喜欢通过弄虚作假,来从中牟取巨大的回报。

而李言既然要炼丹,自然就要辨认原材料的真伪,这同样也是他的难点。

“这……这是天地五行的感应,若是一名正常的修士,眼前应该未必就是如此的状况了。

哪怕就是有着土、金两系灵根的修士在此,他们虽然也能感应这一片药草上,散发出来了土、金两种属性波动。